【A5-2 健康發展創新永續】環境教育跨領域學程 - 海洋保護區

國立嘉義大學高等教育深耕計畫活動成果表單

主軸名稱

【A主軸】教學創新精進

成果類別

跨領域學程名稱:                                      

講座 □工作坊 □課程 □會議 □參訪  活動實習

課程名稱

海洋保護區

授課教師

張素菁

開課學期

114學年第1學期

聯絡電話

05-2717829

E-mail

scchang@mail.ncyu.edu.tw

開課單位

生物資源系

修課人數

生理男

1

生理女

6

其他

0

結案報告公開

本人同意將結案報告書公開於高教深耕計畫相關網站。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

□1.終結貧窮

□3.健康與福祉

□5.性別平權

□7.可負擔的潔淨能源

□9.工業化、創新及基礎建設

□11.永續城鄉

□13.氣候行動

□15.保育陸域生態

■17.多元夥伴關係

□2.消除飢餓

□4.優質教育

□6.淨水及衛生

□8.合適的工作及經濟成長

□10.減少不平等

■12.責任消費及生產

■14.保育海洋生態

□16.和平、正義及健全制度

關鍵能力

□STEAM領域

人文關懷

跨領域

問題解決

■自主學習

■社會參與

國際化

教學活動類型

可複選

講授法

■課堂實作,主要由學生自行操作、討論、完成之實作任務。 

課程專題實作,需於期末提出專題報告/成果發表/展演等教學活動

場域/產業/服務專題實作,於產業/社區等真實職場情境進行之專題實作,如實習專題或產品製作等。 

線上課程,如磨課師、開放式課程等由線上進行教學與評量之課程類型。 

數位學習科技輔助,如採用線上課程平台、線上評量、AR/VR等科技進行教學活動。

延伸教學活動,如於暑假設計場域實習課程,協助學生將課堂成果進一步發展參與競賽等。

其他,請說明:

課程執行場域

實體教室

實體教室+線上教學

實體教室+校內實習場域

實體教室+校外實習場域(包含業界、社區等大學課室外場域)

校外場域+線上教學

校外實習場域(包含業界、社區、與學校進行產學合作場域或合作夥伴場域)

課程目標

及內容

   本次校外實習的活動辦理地點為嘉義縣布袋鎮-洲南鹽場。自110年度以來,本系每年皆參與該場域舉辦之謝鹽祭,除感謝大地賜與的天然鹽晶,也藉由擺設攤位來宣廣本校環境教育成果。結合洲南鹽場在地霜鹽與東石蚵產業,本次共推出四項產品:黑糖海鹽鮮奶、檸檬氣泡飲、蚵殼杯墊DIY,以及蚵殼蝶古巴特DIY,讓民眾能一邊享用在地原料所做的飲品,一邊動手將廢棄蚵殼變成實用且充滿藝術感的小物,同時也可以聆聽學生介紹鹽場與蚵產業知識,瞭解手作的靈感來源,以增加民眾對生活周遭環境的瞭解與認識。

具體措施與

亮點成果

以下為參加本次活動的學生感想:

 

學生A:參加洲南鹽場的謝鹽季活動,讓我能近距離接觸到食農教育和嘉義在地的人文特色。從擺攤的準備到實際參與,我學到了怎麼規劃活動、分配工作,對活動統籌有更多實際經驗。而在和來參加的民眾互動、介紹環境教育內容的過程中,我也練習了怎麼更清楚有條理地表達想法。

 

學生B:在本次活動中,結識許多來自台灣各地堅持使用友善動物產品、產地自銷農產品的攤商,並有幸與幾位攤商深入對談,因此收穫豐盛。在與攤商的交流過程中,我逐漸明白,或許來到這個地方的所有人,都為了自己的理念勇敢堅強的大步向前走,即便路上充滿困難和挫折,也未曾放棄,我曾經覺得他們只是在保團取暖多少略顯淒涼,但我現在深刻理解到,能有一起取暖的人實屬難能可貴,而並未停滯在溫暖的環境中,仍昂首走向寒風只為堅持理念的人更加令人敬佩。

 

學生C:這次參與洲南鹽場謝鹽祭活動,讓我體會到團隊溝通與合作的重要,從前置作業的攤位場佈、結合環教意義的產品設計與研發,到當天活動與客人的應對、突發狀況與臨場應變能力,都讓我獲益良多,也學到時間規劃的重要性。

 

相關新聞: https://www.ncyu.edu.tw/ncyu/Subject/Detail/230865?nodeId=835

 

檢討與建議

學生建議:無

 

本次活動主要由在學生及畢業生為本體,從在地的角度出發,設計一系列的手作課程,以及規劃當天的攤位整體風格。教師則是從旁提供意見,必要時則協助團隊統整意見並做出結論與建議。由學生自述心得可知,參與此活動使其認識許多關心環境的在地攤商,亦體會口述表達、時間規劃與應變能力等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