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嘉義大學高等教育深耕計畫活動成果表單
主軸名稱 | 【A 主軸】教學創新精進 | ||||
成果類別 | 跨領域學程名稱: 環境教育跨領域學程 □講座 □工作坊 □課程 □會議 □參訪 ■ 實習 | ||||
課程名稱 | 生態解説導覽 | ||||
授課教師 | 張素菁 助理教授 | 開課學期 | 113-2 | ||
聯絡電話 | 05-2717829 | ||||
開課單位 |
生物資源學系 |
修課人數 | 生理男 | 6 | |
生理女 | 24 | ||||
其他 | 0 | ||||
結案報告公開 | 本人同意將結案報告書公開於高教深耕計畫相關網站。 | ||||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 | □1.終結貧窮 □3.健康與福祉 □5.性別平權 □7.可負擔的潔淨能源 □9.工業化、創新及基礎建設
□13.氣候行動 □15.保育陸域生態
| □2.消除飢餓
□6.淨水及衛生 □8.合適的工作及經濟成長 □10.減少不平等 □12.責任消費及生產 □14.保育海洋生態 □16.和平、正義及健全制度 | |||
關鍵能力 | □STEAM 領域 □人文關懷 | □跨領域 □問題解決 | □自主學習
|
□國際化 | |
教學活動類型可複選 | □講授法
□課程專題實作,需於期末提出專題報告/成果發表/展演等教學活動
□線上課程,如磨課師、開放式課程等由線上進行教學與評量之課程類型。 □數位學習科技輔助,如採用線上課程平台、線上評量、AR/VR 等科技進行教學活動。 □延伸教學活動,如於暑假設計場域實習課程,協助學生將課堂成果進一步發展參與競賽等。 □其他,請說明: | ||||
課程執行場域 | □實體教室 □實體教室+線上教學 □實體教室+校內實習場域
□校外實習場域(包含業界、社區、與學校進行產學合作場域或合作夥伴場域) | ||||
課程目標及內容 | 課程目標:本課程旨在培養學生基礎的環境解說能力與溝通技巧,透過理論與實作並重的教學設計,引導學生理解環境教育在社區場域中的實際應用,並提升其面對不同受眾時的表達與應變能力。
課程內容:本次活動辦理地點為嘉義市興安里社區發展協會,主旨在透過帶領學生拜訪興安里,加深學生對社區歷史與色彩的瞭解,並以此為主軸,構思設計「興安色票地圖」與「興安大富翁」兩項社區參與活動。授課老師首先於 3/18 帶領學生前往興安社區進行實地探訪,與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交談會面,瞭解社區發展需求,提供學生活動設計的初步想法與要求,並安排 6/8 當天在社區進行成果發表,邀請社區居民一同參與。 活動當天可分為兩個階段,皆由學生自主策劃並執行。第一階段為「興安大富翁」, 以真人桌遊形式介紹興安里在地特色與議題,促進居民對社區環境的認識與思考; 第二階段則為「興安色票地圖」,結合色彩辨識與地圖導覽,帶領居民從感官經驗出發重新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社區樣貌。兩項活動皆強調解說互動與現場溝通,讓學生實際面對社區民眾,由學生從零開始設計解說活動並執行,訓練學生解說技巧與因應現場反應的能力。參與活動結束後,學生對環境教育的實際應用與在地操作有更清楚的認識與體會,亦有助於其未來在規劃環境教育教案時,能更貼近場域需求並增強實作能力。
2. 學生實習心得: 學生 A:很開心終於結束了這學期的活動,也得到滿多收穫的,大家互相幫忙的感覺真的很棒,希望未來還能參與這種活動或課程。
學生 B:我認為此次參訪增進了我們現場隨機應變的能力,也有發現許多問題,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但也因此感到很開心,能發現自己有修正的地方,才能進步。除此之外,我也覺得大家辛苦了!雖然有不如意的地方,但我覺得大家都很投入且也盡了自己的能力,以及,可以交到新朋友我也非常開心! 學生 C:這次活動的籌辦大部分時間都是我們自行規劃,老師在旁提供意見和輔助的,雖然自由度高但也很需要我們積極的討論和協調。一開始大家的想法都很多,但常常會忽略場地/參加者問題,所以老師都有提點我們,規劃途中也因爲社區發展協會得要求,希望這次的活動能夠讓他們能持續應用下去,我們這組和另一組也更改了很多做法最後才完成整個活動的規劃。活動進行當下我覺得自己還有許多不足的地方,例如無法帶動現場氣氛,展現活力。但其他同學很好的彌補了這一部分,所以很感謝有他們的協助,也讓我認識到團隊合作和分工的重要性。
學生 D:這次參訪對於我的能力有很多的收穫,應對各式各樣的民眾是我一直以來最弱的部分,多樣的反應非常考驗解說者的臨場反應,這次的活動讓我從同學身上學到很多,並且在現場馬上先學現賣,雖然可能還不到非常完美,不過對我來說卻是跨出了很大的一步。 |
檢討與建議 |
參與同學表示,本課程由學生主導、教師引導,具有高度自由度,需投入更多心力從事前規劃、社區溝通到活動執行的各個環節,過程中充滿挑戰,也充滿收穫。學生在全力投入的過程中,不僅提升了解說能力與團隊合作、溝通的技巧,也深刻體會到環境解說不僅是知識的傳遞,更須結合趣味性與互動性,才能真正吸引受眾的注意力與參與意願。與興安里社區居民的交流互動,更讓學生意識到自身在社會中所肩負的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