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教育講座:閱讀教育改革及新課綱素養導向的課程與教學

國立嘉義大學高等教育深耕計畫成果表單

主軸名稱

A主軸】教學創新精進

成果類別

■講座 □工作坊 □課程 □會議 □參訪 □____________

分項計畫名稱

A3-2通識深化多元學習

活動名稱

閱讀教育改革及新課綱素養導向的課程與教學

活動日期

112121

活動時間

上午8:10~10:10

承辦單位

本校師資培育中心

活動地點

嘉義大學民雄校區初教館B501

*請檢附活動簽到表佐證

參加對象

教職員

參加人數

1

學生

參加人數

7

校外

參加人數

0

請勾選本次活動相關聯之項目(非必填,勾選數量不限)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

1.終結貧窮

3.健康與福祉

5.性別平權

7.可負擔的潔淨能源

9.工業化、創新及基礎建設

11.永續城鄉

13.氣候行動

15.保育陸域生態

17.多元夥伴關係

2.消除飢餓

4.優質教育

6.淨水及衛生

8.合適的工作及經濟成長

10.減少不平等

12.責任消費及生產

14.保育海洋生態

16.和平、正義及健全制度

關鍵能力

STEAM領域

□跨領域

□社會參與

□人文關懷

□自主學習

□國際化

■問題解決

活動內容

透過本校高教深耕計畫「A主軸:教學創新精進」分項計畫中「A3-2通識深化多元學習」辦理「就業講座」,邀請學養豐富的嘉義市國中語文領域-國文專任輔導員張雅裕老師,進行閱讀教育及素養導向教學設計的專題講授,結合理論和實務,豐以富中學國文這門分領域/分科教材教法的課程內容,使學生熟悉閱讀教育、國中教育會考趨勢和十二年國教課綱素養導向的實質內涵,並透過課堂教學活動的練習活動,讓參與講座的學生依據所分析的文本進行不同類型提問的設計,有效提升修習學生促進閱讀理解教學設計的專業知能,促進未來就業成功的機率。

執行成果

所邀請張雅裕老師講授閱讀教育及素養導向教學設計之專題,使修習中學國文這門分領域/分科教材教法課程的學生,能因應十二年國教課綱的實施、國中教育會考和閱讀教育的趨勢,理解新課綱的國文學習重點,熟悉導向的國文教學方法,進行實際練習活動,以落實素養導向的教學設計。參與講座共7位學生,從課後問答和問卷的質性回饋來看,顯示參與學生獲得豐富的理解和經驗,有助於將理論轉化為實務,藉以提升其有關中學國文教學設計的專業知能。問卷分析結果顯示,總平均分數為4.68,顯示很高的滿意度。質性回饋意見顯示,參與同學肯定張雅裕老師的用心,認同所講授的素養導向國文教學,有助於擴展有關國文教學的視野;而且,透過所分享的教學經驗、備課和教學設計技巧,使修課同學對於中學國文教學現場的認識和理解更為豐富且深入,能有效提升國文教學工作專業知能,成效卓著。

檢討與建議

(活動反思檢討)

此次講座除了量化問卷資料顯示高度肯定之外,質性意見也有下列正向回饋:

1.起棒的!!

2.老師互動很棒。

3.課堂內容架構清晰,節奏緊湊有條理,善用提問單協助學生掌握文本內容及預習前測加強學生精熟程度,透過討論及要求完整語句表達,引導學生思考,提高表達能力,能夠在課堂上增加一些遊戲互動,加強學生興趣。

不過,參與講座的學生也提供下列的建議:

1.可能因為講師講解的面向很多,所以有時會有不知是否講過的狀況,且會有一點點跳來跳去的感覺,比較沒有循序漸近、一步步吸收的感覺,但能感受到講師想傾囊相授的心,也吸收到了很多。

2.期待老師提供相關的文本資料或PPT

此外,也有學生感到意猶未盡,期望能繼續舉辦相關活動,提供「有更多不同的文本來分析」的練習。

對於前述相關的建議,已於講座結束時,請講師提供相關的文本資料和簡報,並且放置在學校的教學輔助平台上。

授課教師引言與作結
 授課教師引言與作結
講授之簡報及專注聆聽的學生
 講授之簡報及專注聆聽的學生
講師解說文本分析的自然段和意義段
 講師解說文本分析的自然段和意義段
講師評析學生所設計之提問優缺點
 講師評析學生所設計之提問優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