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嘉義大學高等教育深耕計畫結案成果表單
主軸名稱 | 【A主軸】教學創新精進 | ||||||||
補助課程類別 | □通識實踐課程 □嘉義巡禮微學分課程 □微學分課程 | □AI導入課程 □業師協同教學 □跨域共授課程 | ■國際學者協同教學
| ||||||
課程名稱 | 研究所-鋼琴文獻與作品 | ||||||||
授課教師 | 主授:楊千瑩 共授:(無則免填) | 開課學期 | 113-2 | ||||||
聯絡電話 | 0932361398 | innayang@gmail.com | |||||||
開課單位 | 音樂學系 | 修課人數 | 生理男 | 2 | |||||
生理女 | 5 | ||||||||
其他 |
| ||||||||
結案報告公開 | 本人同意將結案報告書公開於高教深耕計畫相關網站。 | ||||||||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 | □1.終結貧窮 □3.健康與福祉 □5.性別平權 □7.可負擔的潔淨能源 □9.工業化、創新及基礎建設 □11.永續城鄉 □13.氣候行動 □15.保育陸域生態 □17.多元夥伴關係 | □2.消除飢餓 ■4.優質教育 □6.淨水及衛生 □8.合適的工作及經濟成長 □10.減少不平等 □12.責任消費及生產 □14.保育海洋生態 □16.和平、正義及健全制度 | |||||||
關鍵能力 | □STEAM領域 □人文關懷 | ■跨領域 □問題解決 | ■自主學習 □社會參與 | ■國際化 | |||||
教學活動類型 可複選 | ■講授法 ■課堂實作,主要由學生自行操作、討論、完成之實作任務。 □課程專題實作,需於期末提出專題報告/成果發表/展演等教學活動 □場域/產業/服務專題實作,於產業/社區等真實職場情境進行之專題實作,如實習專題或產品製作等。 □線上課程,如磨課師、開放式課程等由線上進行教學與評量之課程類型。 □數位學習科技輔助,如採用線上課程平台、線上評量、AR/VR等科技進行教學活動。 □延伸教學活動,如於暑假設計場域實習課程,協助學生將課堂成果進一步發展參與競賽等。 □其他,請說明: | ||||||||
課程執行場域 | ■實體教室 □實體教室+線上教學 □實體教室+校內實習場域 □實體教室+校外實習場域(包含業界、社區等大學課室外場域) □校外場域+線上教學 □校外實習場域(包含業界、社區、與學校進行產學合作場域或合作夥伴場域) | ||||||||
課程目標 及內容 | 本課程研究各時期的鋼琴作品;並探討演奏技法、詮釋以及表演的方式;了解重要作曲家及其鍵盤作品,以原文書籍與樂譜的詳實閱讀,讓學生更能精準瞭解此時期的音樂風格。了解不同時期作曲家們的特質,探究鋼琴曲發展歷史。 為了增進學生對於古典音樂詮釋,與即興演奏、創作等不同領域,多元發展,本學期邀請兩位聲望極高的國際級學者蒞校講座,一位是鋼琴/管風琴即興演奏的專家尚傑生(Sean Jackson)教授,一位是具有豐富跨領域經驗,結合鋼琴家、鋼琴合作藝術家、指揮家、作曲家於一身的徐惟恩(Weien Hsu)教授;前來分享他們全方位的跨領域鋼琴演奏經驗,增進學生國際級的優秀視野。 本課程做為鋼琴組學生必須選修,除了理論與文獻的介紹之外,期待可以邀請國際級的校外學者,給予師生典範及指導,目前預定邀請兩位學者尚傑生(Sean Jackson)教授,與徐惟恩教授給予指導。兩位學者風範足堪表率,在鋼琴演奏、即興演奏、即興創作、合作藝術等跨領域成就非常優異。 | ||||||||
具體措施與 亮點成果 | 本學期實施兩次「國際學者講座」,除了研究所鋼琴文獻修課的學生之外,本課程豐富的設計規劃,以及系上教師全力配合之下,吸引到大學部鋼琴組及其他組的學生、教師們共同參與,每堂參與人數達22人,總參與人次達45人。 a. 2025/03/25 國際大師鋼琴即興工作坊-尚傑生(Sean Jackson)教授 尚傑生教授不但是國際知名的鋼琴家、管風琴演奏家,更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即興創作、編曲者。他簡單介紹了他如何由鋼琴演奏開始學習,到15歲左右因為深入教會的音樂服事而開始了管風琴演奏的生涯;在美國著名學府茱莉亞音樂學院(Julliard School of Music)修習並取得管風琴演奏博士學位的過程中,受到了管風琴傳統訓練的精髓部分-即興演奏(improvisation),並將其發展為深具個人風格的即興演奏和創作方式。做為一位從古典鋼琴演奏訓練的演奏者,筆者深感台灣的音樂教育,在即興創作方面的壓抑和不足。學生時常被教導必須「照本宣科」地照著樂譜演奏,也不去深究樂曲的和聲結構、樂句邏輯和創意發想的啟發,最後造成的結果是,古典音樂訓練出來的學生,普遍有著想像力不足、感受力降低、甚至學習動機低落的現象。 尚傑生教授以相當有經驗的方式,帶領學生分組上台,嘗試著用最單純的音階,只以節奏作不同變化;另一種方式是教師彈一句樂句,並要求學生做即興變奏,但在訓練的過程中,循序漸進地根據「固定節奏」、「固定動機」、「固定和聲」等方式來進行即興,在「變量」與「定量」之間作不同程度的調整,讓學生領略如何有「邏輯性」地思考,並在極短的時間內,感受即興創作的樂趣。(附件1~4:鋼琴即興講義) b. 2025/05/13徐惟恩教授鋼琴大師班 徐惟恩教授的經歷十分精彩,也是受古典鋼琴訓練的著名鋼琴家,從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畢業後,即決定轉換跑道,考上美國茱莉亞音樂學院鋼琴合作藝術(Piano Collaborative Arts)學習,並取得博士學位。鋼琴合作藝術不只是鑽研伴奏與室內樂,徐惟恩教授憑藉自身的努力更跨足於樂團指揮、管弦樂創作編曲、音樂劇製作等等,目前在世界有名的香港演藝學院鋼琴合作學系擔任專任副教授。 本次課程由於時間接近期末考試,本系由鋼琴組學生中,推薦三位學生上台演奏自己的考試曲目,橫跨巴洛克時期到浪漫樂派時期,從巴赫、蕭邦、李斯特等人的鋼琴作品。徐惟恩教授的教學也十分具有個人風格。他注重學生對於不同音色的辨識度和想像力,先與學生討論出樂曲應該發出的聲音特色,再引導學生用正確的彈奏法、觸鍵法和力度調整,製造出特別的音色。另外,徐惟恩教授長期與聲樂家合作,特別擅長如何在鋼琴上「唱出」更長、更優美的樂句。(附件5~6:徐惟恩邀請函、徐惟恩鋼琴大師班) 2.學生意見回饋。 「第一次接觸鋼琴即興,很有趣!」「鋼琴即興的當下,要很快地思考滿困難的,但老師以同樣的節奏帶領發想,就容易多了!」「希望下次還有機會上即興課」。 尚傑生教授的鋼琴即興講座,獲得相當大的迴響;大部分同學是第一次接觸即興創作,有幾位學生參與的非常踴躍,表現出強烈的學習動機。由於學生反應佳,筆者已擬定114-1學期,再次邀請尚傑生教授蒞校講座。 徐惟恩教授的鋼琴大師班,共有三位同學上台接受指導,其餘同學旁聽,大家反應也非常好,普遍感受到教授傳達出來的國際化高度,講學風範極佳。 | ||||||||
檢討與建議 | 本學期在有限的經費支持下,計畫主持人特別邀請原本就有計畫訪台的國際學者蒞校講座,因此達到極好的效果。 在此感謝學校願意以經費挹注,讓亟需加強國際交流的音樂學系,能有機會邀請到富有學識與國際高度的國際學者,有機會來到嘉義大學,增進學生的專業素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