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軸名稱 | 【A主軸】教學創新精進 | ||||||
成果類別 | 跨領域學程名稱:蘭花生技學程 R講座 □工作坊 □課程 □會議 □參訪 □____________ | ||||||
課程名稱 | 蘭花種苗科技ー蘭花產業人才培育講座:蘭科植物之胚發育 | ||||||
授課教師 | 李勇毅 | 開課學期 | 113-2 | ||||
聯絡電話 |
|
| |||||
開課單位 | 園藝學系 | 修課人數 | 男 | 16 | |||
女 | 12 | ||||||
結案報告公開 | 本人同意將結案報告書公開於高教深耕計畫相關網站。 | ||||||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 | □1.終結貧窮 □3.健康與福祉 □5.性別平權 □7.可負擔的潔淨能源 □9.工業化、創新及基礎建設 R11.永續城鄉 □13.氣候行動 □15.保育陸域生態 □17.多元夥伴關係 | □2.消除飢餓 □4.優質教育 □6.淨水及衛生 □8.合適的工作及經濟成長 □10.減少不平等 □12.責任消費及生產 □14.保育海洋生態 □16.和平、正義及健全制度 | |||||
關鍵能力 | □STEAM領域 □人文關懷 | □跨領域 □問題解決 | □自主學習 □社會參與 | □國際化 | |||
教學活動類型 可複選 | R講授法 □課堂實作,主要由學生自行操作、討論、完成之實作任務。 □課程專題實作,需於期末提出專題報告/成果發表/展演等教學活動 □場域/產業/服務專題實作,於產業/社區等真實職場情境進行之專題實作,如實習專題或產品製作等。 □線上課程,如磨課師、開放式課程等由線上進行教學與評量之課程類型。 □數位學習科技輔助,如採用線上課程平台、線上評量、AR/VR等科技進行教學活動。 □延伸教學活動,如於暑假設計場域實習課程,協助學生將課堂成果進一步發展參與競賽等。 □其他,請說明: | ||||||
課程執行場域 | R實體教室 □實體教室+線上教學 □實體教室+校內實習場域 □實體教室+校外實習場域(包含業界、社區等大學課室外場域) □校外場域+線上教學 □校外實習場域(包含業界、社區、與學校進行產學合作場域或合作夥伴場域) | ||||||
課程目標 及內容 | 講師透過精闢的講解,引領學生認識蘭科植物從授粉、受精到胚胎發育的完整歷程。不僅介紹不同蘭科植物胚胎發育的多樣性,還結合組織切片與研究資料進行深入探討,讓學生對蘭科植物的發育過程有更全面且深刻的理解。 | ||||||
具體措施與 亮點成果 | 本次舉辦之「蘭科植物之胚發育」專題演講,特別邀請國立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李勇毅副教授蒞臨演講。李副教授在蘭科植物遺傳、生理及保育方面擁有深厚的研究經驗,為學生帶來一場內容豐富且深入的學術饗宴。 講座以蘭科植物的種子發芽作為切入點,逐步闡述蘭科植物胚發育的特性及組織培養技術的應用。同時,針對蘭科植物授粉後至受精、胚胎發育的完整過程進行精闢分析,並比較一般植物與蘭科植物胚發育的差異。講者更分享了研究過程中的切片資料,使學生能夠直觀地理解蘭科植物的發育過程,進一步深化學習成效。 上課過程中,同學也把握機會提問,例如(1)上課看到的切片都好漂亮,這些切片是怎麼做的?(2)切片照片中有不同顏色的染色劑,不同顏色對切片有不同效果嗎?(3)在自然界中蘭花從種子到開花要耗時多久呢?講者也針對這些問題逐一解答,讓學生對相關議題有更清晰的理解。本次的演講學生提問相當熱絡,同時學生也感覺受益良多,並希望能更深入的了解蘭科植物之胚發育之過程。參與者也提供了收穫與反饋。 整體而言,學生對於本次蘭科植物之胚發育之專題演講,都抱持相當正面的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