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或就業講座:在變局中前行——論中文系這個原生家庭

國立嘉義大學高等教育深耕計畫成果表單

主軸名稱

A主軸】教學創新精進

成果類別

■講座 □工作坊 □課程 □會議 □參訪 □____________

分項計畫名稱

通識或創業講座

活動名稱

在變局中前行——論中文系這個原生家庭

活動日期

114.05.07 (  )

活動時間

13:00-15:00

承辦單位

鳳鳴雅集

活動地點

國立嘉義大學民雄校區

人文館J407

結案報告公開

本人同意將結案報告書公開於高教深耕計畫相關網站。

*請檢附活動簽到表佐證

參加對象

教職員

參加人數

生理男

2

學生

參加人數

生理男

14

校外

參加人數

生理男

 

生理女

2

生理女

32

生理女

 

其他

 

其他

 

其他

 

請勾選本次活動相關聯之項目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

1.終結貧窮

3.健康與福祉

5.性別平權

7.可負擔的潔淨能源

9.工業化、創新及基礎建設

11.永續城鄉

13.氣候行動

15.保育陸域生態

17.多元夥伴關係

2.消除飢餓

4.優質教育

6.淨水及衛生

8.合適的工作及經濟成長

10.減少不平等

12.責任消費及生產

14.保育海洋生態

16.和平、正義及健全制度

關鍵能力

STEAM領域

□跨領域

■社會參與

■人文關懷

□自主學習

□國際化

□問題解決

活動內容

周盈秀:在變局中前行——論中文系這個原生家庭

江松樺先生講座已嘉惠無數雲嘉地區學子,立意良善,成果豐碩。本次講座談及面對高等教育結構的調整與人文學科價值的挑戰,中文系作為培養思考、審美與人文素養的重要場域,也正經歷著劇烈的變局。

   本場講座邀請中文系資深教師周盈秀老師,透過「原生家庭」這一意象,深刻探討中文系在動盪時代中的定位與意義。老師將以個人教學經驗出發,分享中文系如何形塑學生的人格與價值觀,並思索在資源壓縮、社會變遷之下,中文系師生如何以堅韌與熱情共度挑戰。在變局中前行,需要的不僅是知識的傳承,更是情感的連結與自我信念的堅持。本講座將帶領我們重溫中文系作為精神故鄉的深厚力量。

執行成果

請敘述活動具體成效(如:參與者的收穫、回饋、反應,或Q&A問答紀錄等)

參與心得:

  在微光搖曳的午後,我們靜靜地坐進教室,聽周盈秀老師談起《在變局中前行——論中文系這個原生家庭》。老師的聲音溫柔而堅定,如同一條緩慢流動的河,輕輕地將我們捲入關於過去、現在與未來的思索。

    她說,中文系像一座老屋,經過許多風吹雨打,磚瓦斑駁了,門框也有些鬆動,但只要推門進來,仍舊能聞見那股隱隱的書香,還有,那些從未離開過的溫暖。

    即使外面的世界變了,價值衡量的方法變了,我們在這裡學到的沉靜、堅持與思考,卻像是早年種下的樹,慢慢長成了自己的形狀。老師也提到,變局是必然的,我們無法選擇風向,但可以選擇怎麼撐起這一盞燈。中文系或許不再是社會眼中最光鮮的路徑,但它始終是一個可以容納迷惘與夢想的地方。在這裡,我們學會傾聽字裡行間的聲音,也學會在沉默中堅守自己。

    走出教室時,陽光正好。我忽然想,或許每一個曾在中文系停留過的人,心中都藏著這樣一座老屋。不論日後漂泊到哪裡,只要回想起來,心裡就還有一盞不滅的燈火。

檢討與建議

說明執行時所遇到的問題與建議、教師或學生的變化等

一、執行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1.活動宣傳範圍有限

 本場講座主要以系上公告及網路宣傳為主,似乎未能有效擴大至其他科系或校外單位,導致參與人數集中在既有中文系學生,跨領域聽眾較少,未能達到更廣泛推廣中文系價值的效果。

2.時間掌控略有延遲

  講座後半段因現場討論氣氛熱烈,超出原定時間,使部分學生因課程安排無法完整聆聽結尾與交流環節,略為影響整體體驗的完整性。

3.現場互動起步緩慢

  雖然後段討論逐漸熱絡,但一開始學生提問較為靦腆,互動需要講者多次鼓勵與引導才能順利展開,顯示未來活動設計可以預先安排更多暖場或引導性的互動橋段。

 

二、改進建議

1.加強前期宣傳與異業合作

 未來可考慮與校內其他人文、社會科學相關科系或通識教育中心合作推廣,並搭配社群媒體、海報、電子公告等多管道宣傳,以吸引更多非中文系背景的學生參與,擴大講座影響力。

2.精確掌控時間並設立分段提示

 建議在講座流程設計時預留彈性緩衝區,並安排時間提示牌提醒講者節奏,確保主講與交流環節均能適度展開,減少超時影響。

3.強化暖場與互動設計

 活動開始時可設計簡單問卷、小問題投票或短影片引導,降低學生緊張感,提早鋪陳主題,讓提問互動自然融入整場活動節奏。

 

三、教師與學生的變化與成效

1.教師層面

   周盈秀老師透過本次講座,不僅分享了對中文系價值的深刻理解,也更貼近學生當下的迷惘與需求。從演講內容與現場回饋可見,老師在引導學生思考個人與學科關係的表達方式上更為細膩,能夠靈活地結合自身經驗與現實挑戰,展現了高度的溝通與引導能力。

2.學生層面

   學生從講座中獲得對中文系本質與意義的更深層認識,許多人表示對於「變局中堅持初衷」有了更具體的想像與認同。特別是在互動環節,學生們開始能提出關於個人生涯選擇、中文系教育價值等問題,顯示思考層次的提升與自我認同感的增強。此外,也觀察到部分原本較為被動的學生,在這次講座後主動詢問相關課程或參與系上活動,展現出積極投入的正向變化。

周盈秀講師上台演講.jpg
 周盈秀講師上台演講.jpg
周盈秀講師演講時.JPG
 周盈秀講師演講時.JPG
周盈秀講師與參與者進行互動.JPG
 周盈秀講師與參與者進行互動.JPG
社團指導老師致贈感謝狀予周盈秀講師.JPG
 社團指導老師致贈感謝狀予周盈秀講師.JPG
演講結束後的圓滿大合照.JPG
 演講結束後的圓滿大合照.JPG
由社團指導老師進行活動開場.JPG
 由社團指導老師進行活動開場.JPG
參予人員聆聽講座過程.JPG
 參予人員聆聽講座過程.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