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學習成果展現週:科技管理學系特色週-當我們系在一起


壹、活動準備期

活動名稱:科技管理學系特色週-當我們系在一起

活動宗旨:本活動之目的在於提升本系學生與老師間之凝聚力,並透過三大活動與講座,訓練學生基礎能力,如:創造力、表達能力、團隊合作,且結合本系課程所學,運用於此活動,展現學習成果。例如:運用社群媒體行銷自我、分析、規劃等。再者,透過系友回嘉擔任演講者,為系上學生提供多元職涯選擇,讓學生即早規劃畢業後之人生藍圖。最後,透過此活動營造歡樂輕鬆的校園氛圍!

主辦單位:國立嘉義大學科技管理學系系學會

承辦單位:嘉義大學科技管理學系

活動時間:113/4/13112/5/15

活動地點:嘉義大學新民校區

聯絡資訊:嘉義大學科技管理學系系學會Instagram

活動參與對象與人數:嘉義大學科技管理學系師生約65

工作人員:

工作人員

職務

指導:李振宇

指導及協助學生辦理

總召:唐瑞鈺

統籌活動細流與團隊

副召:王紫綺

處理活動需求品與聯繫窗口

總務:林品妘

收取費用、活動收支管理

公關:吳佩珊

活動宣傳及聯繫參與者

機動:李侑蓁

處理活動中所需設備、臨時交代事項

文宣:鐘湘筑

活動表單、資料統整、在社群宣傳及打文案

協辦:徐翌紘

協助文書處理

協辦:黃順天

協助文書處理

 


 

 

培力課程:

1.管理學

  運用管理學的專業知識及功能整合應用於本次活動中,將管理工作的進行步驟規畫、組織、領導、控制,實際運用於本次活動,使本次活動績效得以提升。

2.行銷管理

  學習如何推廣活動,運用行銷相關知識,提升活動的曝光度,並且使系上學生願意自主參加活動,後續成果心得分享也可以由此學門之知識,經營社群媒體,以利推廣本系。

3.專案管理

    將專案管理之理論知識實際運用於活動中,如:甘特圖之運用、活動檢 

核點審核等,增加活動的效率與辦理人員之能力。

貳、活動執行期

執行內容概況說明:

1. 老師I’m coming

原先請同學們扮演某幾位老師常做的語言動作,並錄製並放到 Instagram Facebook 上讓粉絲在貼文的留言區留言答案,最後改成由同學繪畫Q版教師讓同學們猜猜是誰。透過Q版老師的圖片,讓系上學生在猜測中更加認識系上教師。

2. 系友回嘉輕鬆聊

邀請畢業學長姐進行創業或職涯規劃演講並開放 QA 互動時間,並事先在社群進行演講宣傳及問題搜集,結束後發放回饋表單並鼓勵大家在社群留下聽完的感想與反思。

3. 科管小夯鬼(hungry)~

時間限制15分鐘 ,比誰吃最快,看誰剩最少,吃完者若還有時間可繼續挑戰系紀錄。取出前3名頒發獎項,大合照、收拾場地。

4. 專題製作分享

透過大四生結合大一到大三所學,從基礎學科到專業學科,透過課程接觸不同議題,擬訂團隊間所要研究的主題,與指導教師共同研討。於大四時公開報告發表,所有的組別將接受系上老師的專業評審與回饋,同時,也開放讓其他同學對於報告組別的提問,達到同儕學習綜效。


 

 

活動執行特色: 

這四個活動旨在透過不同的方式展示科管系的特色和吸引力,並將其教育性和知識傳遞性融合在一起。從Q版老師的圖片到系友分享就業歷程、辦理專題製作分享以及舉辦大胃王挑戰,每個活動都提供獨特的方式讓學生和社群更深入地了解科管系發展三創宗旨與特色。通過這些活動,學生能夠參與實踐、了解校友經驗、探索科系文化,並參與挑戰,進而促進知識的傳遞和學習的互動。

參、活動成果及活動效益(包含質化及量化成果)

活動符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情形:


 

1.消除貧窮

2.消除飢餓 

3.良好健康與福祉

4.優質教育

5.性別平等

6.潔淨水與衛生

7.可負擔的潔淨能源

8.尊嚴就業與經濟成長

9.產業創新與基礎建設

10.減少不平等

11.永續城鄉發展      12.負責任的消費與生產

13.氣候變遷行動

14.海洋生態

15.陸域生態

16.和平正義與有力的制度

17.夥伴關係


 

 

活動培養哪幾項系核心能力:

核心能力培養

科技產業環境分析能力。

科技產業創新與創業應用能力。

科技產業經營管理與應用能力。

倫理道德、人文素養及語文能力。

老師I_M COMING-IG文章.png
 老師I_M COMING-IG文章.png
專題製作分享-同學報告中.jpg
 專題製作分享-同學報告中.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