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社群結案報告:師資培育職涯導航與實踐

國立嘉義大學教師專業成長社群成果結案報告

社群名稱:師資培育職涯導航與實踐社群

社群類別:■經驗交流組 □產學研發組■創新教學組

社群性質:□STEAM領域□人文關懷■自主學習□跨領域□國際化■其他學生職涯輔導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 (非必填,勾選數量不限)

1.終結貧窮□2.消除飢餓□3.健康與福祉■4.優質教育□5.性別平權□6.淨水及衛生

7.可負擔的潔淨能源□8.合適的工作及經濟成長□9.工業化、創新及基礎建設

10.減少不平等□11.永續城鄉□12.責任消費及生產□13.氣候行動 14.保育海洋生態

15.保育陸域生態■16.和平、正義及健全制度□17.多元夥伴關係

社群召集人:曾素秋

系所單位:師資培育中心

連絡電話:(05)2068364

E-mailsctseng@mail.ncyu.edu.tw

系所

教師姓名

學術專長

電話

E-mail

師資培育中心

蔡明昌教授

教育理念與實務、學習評量

8381


 mctsai@mail.ncyu.edu.tw

 

師資培育中心

蔡福興教授

課程與教學、數位教學、教學科技

8363

fhtsai@mail.ncyu.edu.tw

師資培育中心

林郡雯副教授

教育理念與實務、課程與教學、EMI教學

8359


 linchunwen@mail.ncyu.edu.tw

 

體育休閒與健康系

陳昭宇副教授

教材教法、體育教學

8270

swim@mail.ncyu.edu.tw

師資培育中心

曾素秋副教授

學習者適性發展與輔導

8364

sctseng@mail.ncyu.edu.tw

 

成果記錄列表

項目

活動日期

活動名稱

主講者

1

113.5.13()

10:00-12:00

職涯導航課程發展工作坊

曾素秋副教授

2

113.5.23()

13:00-15:00

教師甄選經驗指南編纂社群工作坊

嘉義興嘉國小蕭岑紜教師

嘉大附小教師李昀達

嘉義新港國中林婉鈴校長

雲林水燦林國小蔡孟純教師嘉義育人國小莊景程主任

嘉義永慶高中郭春松校長

台中瑞穗國小黃柏翔教師

3-1

113.4.1()

10:00-12:00

創新教學方法與教育科技運用研討會() --蘇格拉底AI教練在教學演示中的應用

(數位教學方法策略模組)

醍摩豆教育學院吳權威院長

3-2

113.6.5()

15:20-17:20

創新教學方法與教育科技運用與模擬教學智慧教學演示

教育系劉祥通教授

曾素秋副教授

3-3

113.6.24()

10:00-12:00

創新教學方法與教育科技運用研討會()—Hi-Teach5在差異化教學中的應用

醍摩豆教育學院石哲安顧問

4-1

113.4.19()

10:00-12:00

提升師培教師指導教甄複試之專業知能工作坊班級經營知能案例實作與口試()

楊登閎校長

4-2

113.4.19()

15:20-17:20

提升師培教師指導教甄複試之專業知能工作坊班級經營知能案例實作與口試()

張志明校長

4-3

113.5.20()

13:20-15:10

5-6節)模擬教甄口試演練

提升師培教師指導教甄複試之專業知能工作坊教師甄選口試案例與實作()

林良慶教授

4-4

113.5.27()

8:10-10:00

12節)

提升師培教師指導教甄複試之專業知能工作坊教師甄選口試案例與實作()

翁浩育校長

4-5

113.5.27()

13:20-15:20

56節)

提升師培教師指導教甄複試之專業知能工作坊教師甄選口試案例與實作()

林樹全教授

 

產出研究

著作

本期成果項目

發表數量

名稱

□期刊論文

0

 

□出版著作

0

 

□研討會論文

0

 

□技術報告

0

 

申請計畫

□科技部計畫

0

 

□產學合作

0

 

□教育部計畫

0

 

□其他計畫

0

 

其他產出

教師甄選秘笈


 

社群活動(如表單不敷使用,請自行增刪)

活動場次1

一、活動資訊:

主題:職涯導航課程發展工作坊

講者:曾素秋

時間:113.5.13() 10:00-12:00

地點:創意樓103教室

二、出席人員:社群成員 5 人,非社群成員 0 人,學生 150 

三、活動內容:

       1. 介紹職涯導航課程對師資生未來職涯發展的重要性。

       2. 明確課程設計的目標,包括提升師資生的自我認識、職業探索、決策能力以及職業準備技能。

       3. 師培教師分組討論與交流: (1) 師資生職涯發展現況與困境分析 (2) 職涯導航課程內容與教學活動設計(3)職涯諮詢與個別輔導策略

四、活動Q&A

1. 如何在教師甄選口試中脫穎而出?

2. 評審在試教與口試中看什麼?

3. 參加教師甄選口試時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4. 教師甄選口試中常見的題目有哪些?

5. 在教師甄選口試中,如何回答概念性知識題?

6. 教師甄選口試中學生管理相關的常見題目有哪些?

7. 教師甄選口試中班級經營與親師溝通相關的常見題目有哪些?

五、本活動與教師成長之相關分析或具體方案之說明:

職涯導航課程對師資生未來發展至關重要,提升自我認識、職業探索、決策能力及職業準備技能。課程設計目標包括認識興趣、價值觀及能力,提供多元職業資訊,訓練決策能力,強化履歷撰寫及面試技巧。師培教師需分組討論師資生困境,設計針對性課程與輔導策略,並進行課程評估以持續改進,確保課程效果,助師資生職涯成功。

六、檢討與建議(活動反思檢討)

此次活動快速講解教師甄選口試技巧,但練習時間不足,未能充分實戰。建議延長練習時間,安排小組討論和模擬面試,提供個別輔導,定期模擬口試,設置反饋機制,並建立資源共享平台,增強學生應對能力和信心。


活動場次2

一、活動資訊:

主題:教師甄選經驗指南編纂社群工作坊

講者:嘉義興嘉國小蕭岑紜教師、嘉大附小教師李昀達、嘉義新港國中林婉鈴校     長、雲林水燦林國小蔡孟純教師嘉義育人國小莊景程主任、嘉義永慶高中郭     春松校長、台中瑞穗國小黃柏翔教師 

時間:113.5.23() 13:00-15:00    

地點:

二、出席人員:社群成員 人,非社群成員 0  人,學生       

三、活動內容:

師資培育中心將舉辦教師甄選模擬複試活動,主要內容包括口試。參與者將按小教一般、小教英語、小教體育及中/小教輔導等科目分組,每組有專門的口試範圍和時間安排。口試結束前,委員將提供詳細的回饋與指導,參與者需全程參與並聆聽評語。此活動旨在提供實戰經驗,幫助參與者為實際的教師甄選做好準備。

 

四、活動Q&A

1. 請簡述您的教育背景、教學經驗及個人興趣。

2. 請描述您的教學理念及其在課堂中的實踐。

3. 您如何處理課堂上的行為問題?請舉一個具體的例子。

4. 如何設計並實施一個有效的教學計畫來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

5. 您認為自己的哪一項優勢最能幫助您在教學中脫穎而出?請舉例說明。

6. 請分享一次您在教學中成功應用自己特長或優勢的經歷,並說明對學生產生了哪些影響。

7. 您如何利用自身的優勢激勵學生,幫助他們實現學習目標?

 

五、本活動與教師成長之相關分析或具體方案之說明:

教師的專業成長對於提升教育質量至關重要。透過參加如模擬複試這樣的實戰訓練,教師可以獲得寶貴的經驗,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和專業素養。模擬複試活動為參與者提供了真實的教學甄選環境,使他們能夠在壓力下展示自己的教學能力,並在實戰中學習和成長。活動結束前的詳細回饋與指導,讓參與者能夠了解自己的優勢和不足,通過反思來改進教學方法和技巧。透過參加這類活動,教師可以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和方法,提升專業知識,適應教育領域的最新發展。口試活動強調了教師在溝通、課堂管理和教學設計等方面的能力,這些都是教師專業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參與者在活動中獲得的肯定和指導,能夠提升其自信心,並激發他們進一步追求專業成長的動力。

六、檢討與建議(活動反思檢討)

在本次教師甄選模擬複試活動中,雖然有效地提供了實戰經驗並根據科目分組進行了口試,但也存在一些改進空間。參與者反映口試範圍和時間安排過於緊湊,且部分回饋過於集中在某一方面,缺乏全面評估。為提高活動效果,建議延長準備時間並將口試分階段進行,提供更全面和個性化的回饋,並增加模擬環境訓練和壓力管理指導。此外,應增設小組討論和網絡社群,促進參與者之間的交流和學習。最後,建立後續跟蹤評估機制,以便了解參與者在實際甄選中的表現並進一步改進活動內容。這些措施將有助於更好地支持教師的專業成長和提升活動整體效果。


活動場次3-1

一、活動資訊:

主題:創新教學方法與教育科技運用研討會() --蘇格拉底AI教練在教學演示中的應用(數位教學方法策略模組)

講者:醍摩豆教育學院吳權威院長

時間:113.4.1() 10:00-12:00

地點:創意樓103教室

二、出席人員:社群成員5人,非社群成員2人,學生150

三、活動內容:

活動介紹了AI蘇格拉底教練在數位教學中的應用,並展示了數位教學方法與策略。內容包括醍摩豆智慧教育的起源、AI蘇格拉底的功能介紹及其在數位教學中的應用示例,如差異化教材提示和同儕互評等。活動強調了數位教學的課堂應用心法,並展示了如何通過數據決策來改善教學。研習還包含了HiTeach 5系統的操作介紹,並設有獎勵機制以鼓勵參與。參與者在討論與Q&A環節中進行了交流,進一步深化了對數位教學方法策略的理解。

四、活動Q&A

1. AI蘇格拉底教練在數位教學中有哪些主要應用?

2. AI蘇格拉底的四大功能是什麼?

3. 數位教學方法策略模組中包含哪些互動方式?

4. 請舉例說明差異化教材提示、任務型同儕互評和問答題型同儕互評的應用。

5. 數位教學的課堂應用有哪七個心法?

6. 數據決策情境中的四個情境分別是什麼?

7. HiTeach 5 系統的教師端與學生端有哪些主要功能?

8. 吳權威院長對於AI在教育中的應用有什麼看法?

9. 如何在課堂中有效實施數位觀議課?

10. 如何利用AI蘇格拉底來提升教師的TPCK(技術、教學、內容知識)融合能力?

五、本活動與教師成長之相關分析或具體方案之說明:

本活動聚焦AI蘇格拉底教練在數位教學中的應用,對教師專業成長具有重要意義。通過介紹AI輔助教學、數位教學策略和實際應用案例,教師能提升TPCK整合能力,豐富教學方法,並學習如何運用數據分析改進教學。活動涵蓋的數位教學心法有助於教師更新教學理念,從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習引導者。為促進教師有效運用所學,建議組織系列工作坊、建立實踐社群、開展教學觀摩、鼓勵研究項目、設立獎勵計劃,並制定個性化發展計劃。這些舉措將全面提升教師的數位教學能力,使其能夠適應教育技術發展,實現專業成長,進而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學習和發展。通過理論學習、實踐應用和反思改進的循環,教師將能在AI與教育深度融合的時代中保持競爭力,為學生提供更優質、個性化的教育體驗。

六、檢討與建議(活動反思檢討)

活動內容豐富但密集,導致難以深入探討。缺乏實操機會和個性化需求滿足。建議分階段培訓、增加實操環節、分組討論並建立長期支持機制。邀請成功教師分享經驗,提供操作指南,設立導師制,進行跟進評估,與學校合作確保實踐時間,並強化數據應用指導。這些改進有助於滿足教師專業發展需求,並提升學生學習體驗。


活動場次3-2

一、活動資訊:

主題:創新教學方法與教育科技運用與模擬教學智慧教學演示

講者:教育系劉祥通教授、曾素秋副教授

時間:113.6.5() 15:20-17:20

地點:創意樓103教室

二、出席人員:社群成員1人,非社群成員1人,學生       

三、活動內容:

建立創新教學方法與教育科技運用的資源分享平台。

 (1) 數位學習平台與資源的應用

 (2) 互動式多媒體教材的設計與開發

 (3) 虛擬實境、擴增實境等新興科技在教學上的運用

 (4) 智慧教室與智慧學習環境的建構

 (5) 大數據與學習分析在教學決策上的應用

 (6) 教育科技運用的挑戰與因應策略

四、活動Q&A

1. 學生對活動中介紹的內容掌握程度如何?

2. 學生在實操環節中的能力如何?

3. 學生能否創新應用新技術於學習中?

4. 學生在活動中的參與度和合作精神如何?

5. 學生能否將所學內容持續應用於日常學習並進行反饋?

五、本活動與教師成長之相關分析或具體方案之說明:

本次活動旨在建立創新教學方法與教育科技運用的資源分享平台,以有效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活動內容涵蓋以下幾個方面:數位學習平台與資源的應用、互動式多媒體教材的設計與開發、虛擬實境和擴增實境等新興科技在教學上的運用、智慧教室與智慧學習環境的建構、大數據與學習分析在教學決策上的應用,以及教育科技運用的挑戰與因應策略。通過提供相關培訓、實踐機會和技術支持,本次活動將幫助教師掌握數位工具、設計互動教材、利用新興技術創造沉浸式學習體驗、提升教學環境的智能化水平、精確決策,以及應對技術變革,從而提升教學效果和學生參與度。

六、檢討與建議(活動反思檢討)

由於拍照與計時應用程式無法同步運行,導致約12名學員在試教過程中未能接收到兩次完整的提示通知。為解決此問題,建議使用兩台獨立設備分別執行拍照與計時功能。此外,部分同學在進出教室或準備過程中聲音偏大,建議安排專人適時提醒,以維持試教場地的安靜氛圍。


活動場次3-3

一、活動資訊:

主題:創新教學方法與教育科技運用研討會()—Hi-Teach5在差異化教學中的應用    

講者:醍摩豆教育學院石哲安顧問

時間:113.6.24() 10:00-12:00

地點:創意樓103教室

二、出席人員:社群成員5人,非社群成員0人,學生       

三、活動內容:

HiTeach 5.2 基礎班活動內容包括安裝HiTeachHiTA 5 APP,註冊帳號,進行課堂設置、管理和互動,使用白板和透明模式教學,推送頁面和設置問答題型,並在課堂結束後查看報告和AI數據分析。

四、活動Q&A

1. 手機需要安裝什麼應用程式並進行哪些操作?

2. 如何設置選擇題、填充題、圖片問答題、錄音問答題?

3. HiTA智慧助教APP有哪些主要特色?

4. 登入HiTeach後,如何進行語系及選項符號的設定?

5. 在白板/透明模式下,如何匯入PPT簡報並進行即時批註?

6. 課堂結束後,如何查看本機及雲端報告?

五、本活動與教師成長之相關分析或具體方案之說明:

HiTeach 5.2 基礎班課程通過多種教學工具和互動功能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教師可以使用HiTA 5應用註冊帳號,取得雙AI功能,並遠端遙控HiTeach、記錄權益與統計數據、接收活動快訊與資源。透過白板和透明模式,教師能靈活地匯入PPT簡報、進行截圖、即時批註和嵌入網頁物件,增強教學互動性。課堂中使用頁面推送、各類問答題等互動方式,課後查看報告並利用AI數據分析,幫助教師改進教學。Socrates影片平台提供完整的智慧課堂記錄和觀課專家意見,讓教師快速提升專業能力。IES雲端資源和課程名單管理功能使教材和學生管理更加便捷。學生互動與分組功能增加課堂互動性和效率,這些數字化教學工具和資源支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成長和發展,提升教學質量和效率。

六、檢討與建議(活動反思檢討)

HiTeach 5.2基礎班課程提升教師專業發展,但需改進部分方面。建議增設雙AI功能及HiTA應用的操作指南,加強白板和透明模式的培訓,優化數據分析工具的友好性,提升Socrates平台的使用指導,並簡化IES雲端資源管理流程。通過這些改進,能更有效支持教師的專業成長和教學質量。


活動場次4-1

一、活動資訊:

主題:提升師培教師指導教甄複試之專業知能工作坊班級經營知能案例實作與口試()  

講者:楊登閎校長、曾素秋老師

時間:113.4.19() 10:00-12:00

地點:創意樓103教室

二、出席人員:社群成員5人,非社群成員1人,學生50

三、活動內容:

此活動每組依序選擇題目並輪流作答。主答後,其他組可以進行兩次輔答。評審委員將進行打分並提供反饋,並禁止使用AI輔助作答以確保公平。活動流程包括開場介紹、題目選擇、模擬回答和評審總結,強調公平和中立,旨在幫助參與者掌握班級經營技巧,應對教學挑戰。

四、活動Q&A

1. 小芳時而情緒高昂時而憂鬱,已影響人際互動,疑似情緒障礙,身為導師你該提   供什麼協助?

2. 小芳很活潑,喜歡與男同學嬉鬧,經常肢體接觸如摟抱。班上男同學傳出小芳很"  淫蕩",並在網路散佈她的緋聞,小芳因此不敢上學。身為導師你該如何處理校園 性霸凌事件?

3. 班上轉來一位新生,據了解他在原班級曾遭同學霸凌,甚至輕生。身為新班導師,你會如何幫助他融入新環境?

4. 一名女學生私底下向你透露,她的前男友在網上公開了她的私密照片。面對這種   數位性暴力,作為教師,你將採取哪些步驟來支持受害者並處理加害者?

5. 一名資優生疑似有亞斯伯格症,人際互動及情緒管理有困難,身為導師該如何運   用特殊教育及班級經營策略協助他?

6. 班上同學菁菁,屬於非自殺性自殘個案(NON-SUICIDAL SELF-INJURY, NSSI),指的是個體在沒有自殺意圖的情況下故意傷害自己的身體。請問你如何協助她?

7. 一名學生向你抱怨,他被同班同學從一個線上學習群組中踢出,該行為已導致他   在學習上感到孤立無援。作為該班的教師,你會如何介入解決這個問題,並確保 網絡環境的公正和包容?

五、本活動與教師成長之相關分析或具體方案之說明:

教師成長方案需從需求調查和資源評估開始,設定專業技能提升和心理健康支持目標,制定系統化培訓計劃和同儕互助機制,並建立教學資源共享平台。通過定期評估、反饋機制和個別輔導,持續改進方案,確保教師在支持性和激勵性的環境中實現專業成長。

六、檢討與建議(活動反思檢討)

檢討與建議顯示,目前教師專業發展計劃存在需求調查與資源評估不足、專業發展計劃欠缺系統性、評估與反饋機制不完善等問題。建議定期進行教師需求調查,整合現有資源,設計完整的培訓路徑,建立健全的同儕互助機制和教學資源共享平台。完善教學評估和反饋機制,對有特殊需求的教師提供個別輔導和支持,並根據反饋和評估結果持續改進專業發展計劃,確保教師在支持性和激勵性的環境中實現專業成長。


活動場次4-2

一、活動資訊:

主題:提升師培教師指導教甄複試之專業知能工作坊班級經營知能案例實作與口試()

講者:張志明校長、曾素秋老師

時間:113.4.19() 15:20-17:20

地點:創意樓103教室

二、出席人員:社群成員5人,非社群成員1人,學生50

三、活動內容:

活動內容包括需求調查與資源評估,通過問卷調查了解教師需求,盤點並整合現有資源。設計系統化專業發展計劃,提升教師教學技術和專業知識,提供心理支持培訓和諮詢服務。建立同儕互助機制和教學資源共享平台,促進經驗交流和資源利用。通過教學觀摩和學生反饋定期評估教師成長效果,收集意見持續改進。對有特殊需求的教師提供個別輔導,根據評估和反饋結果不斷調整專業發展計劃,確保教師在支持性和激勵性的環境中實現專業成長。

四、活動Q&A

1. 你希望通過使用科技工具來增進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參與度。請描述你將如何整合科技於班級經營中,並給出具體的應用例子。

2. 一名女學生私底下向你透露,她的前男友在網上公開了她的私密照片。面對這 種數位性暴力,作為教師,你將採取哪些步驟來支持受害者並處理加害者?

3. 小鍾日前坦承自己是同性戀,但班上同學卻開始疏遠他。身為小鍾的導師,你要如何善用性別平等教育課程,引導班上學生尊重多元性別取向?

4. 一名資優生疑似有亞斯伯格症,人際互動及情緒管理有困難,身為導師該如何運用特殊教育及班級經營策略協助他?

5. 你發現小華有自殺警訊,經輔導後發現他疑似有躁鬱症。依據校園自我傷害三級預防工作,接下來你要提供小華哪些協助?

6. 你擔任高中班導,發現班上學生小華最近上課常滑手機,課業表現也變差。詢問之下得知他是在玩線上遊戲,甚至熬夜打GAME影響睡眠。你會如何輔導小華正確使用3C產品?

7. 小文因為學習障礙,常跟不上數學進度還會干擾其他同學。身為級任老師,你要如何依據小文的個別需求,在班級內進行課程及評量調整?

五、本活動與教師成長之相關分析或具體方案之說明:

教師需具備多元議題處理能力、輔導諮商技巧、親師溝通能力、科技整合能力及法規知識。學校可定期舉辦教師研習、輔導諮商培訓、角色扮演和案例研討、教育科技應用工作坊及法規學習會議。此外,學校可通過經驗分享會,促進資深教師與新進教師交流班級經營策略。總之,教師需不斷學習和成長,以應對複雜的教育環境,學校和教育部門應制定系統的專業發展計劃,以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本活動旨在通過各種培訓和交流機會,全面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和專業能力。

六、檢討與建議(活動反思檢討)

本次活動以團體口試方式進行,涵蓋霸凌處理、心理健康、特殊教育需求、性別平等教育、網路素養、親師溝通、行為管理和教育法規應用等多方面內容,旨在測試考生在複雜教育情境中的應對能力。考試規則清晰,鼓勵互動和全面參與,但建議調整輔答次數限制、增設個人評價環節、定期更新題庫、增加跨學科題目、強化實踐應用並提供反饋機制,以進一步提升考試效果和考生的專業能力。


活動場次4-3

一、活動資訊:

主題:模擬教甄口試演練提升師培教師指導教甄複試之專業知能工作坊教師甄選口試案例與實作()  

講者:林良慶教授、曾素秋副教授

時間:113.5.20() 13:20-15:10

地點:創意樓103教室

二、出席人員:社群成員5人,非社群成員1人,學生50

三、活動內容:

活動旨在通過模擬面試提供實戰經驗,幫助參與者熟悉面試流程並提升自信。通過一對一的模擬面試,參與者可以在接近實際的環境中練習自我介紹、專業問答和情境題,從而提高應對能力。在隨後的反饋與討論環節中,面試官將提供具體的評價和建議,幫助參與者識別優勢與改進空間。整體活動設計旨在通過實戰演練和專業指導,提升參與者的面試技巧,為正式面試做好充分準備。

四、活動Q&A

1. 請闡述您的教育理念及其在實際教學中的應用。

2. 您如何設計和實施有效的教學策略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3. 描述您的一次成功的課堂管理經驗,如何解決其中的挑戰?

4. 您如何評估學生的學習成果?請舉例說明您的評估方法。

5. 在合作教學或團隊工作中,您如何處理分歧或衝突?

五、本活動與教師成長之相關分析或具體方案之說明:

本次活動旨在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通過實戰演練提升自信和面試技巧。活動幫助教師熟悉面試流程,強化教學表達和溝通能力,並促進專業自我評估與反思。模擬中的情境題也有助於提升問題解決和應對挑戰的能力,同時加強團隊合作和協作能力。通過詳細的反饋和針對性改進建議,教師能夠在實際面試中表現得更從容自信,並在日常教學中實現更高效的溝通和合作。

六、檢討與建議(活動反思檢討)

首先,增加模擬面試中的突發問題和時間限制,以提升其真實性。其次,擴充題庫以涵蓋更多樣化的問題類型,確保全面測試參與者的能力。反饋方面,應提供詳細且具體的評價和改進建議,並考慮設立後續輔導機制以持續支持參與者。活動的時間管理也需要檢查,以確保每位參與者有充分的練習和回饋機會。最後,增設小組討論和觀摩學習機會,以促進參與者間的交流和共同進步。


活動場次4-4

一、活動資訊:

主題:提升師培教師指導教甄複試之專業知能工作坊教師甄選口試案例與實作()

講者:翁浩育校長、曾素秋副教授

時間:113.5.27() 8:10-10:00

地點:創意樓103教室

二、出席人員:社群成員5人,非社群成員人,學生50

三、活動內容:

本次活動旨在通過模擬面試提供實戰經驗,幫助參與者熟悉面試流程並提升自信。參與者將在一對一模擬面試中練習自我介紹、專業問答和情境題,以接近實際的環境提高應對能力。隨後的反饋與討論環節中,面試官將提供具體的評價和建議,幫助參與者識別優勢與改進空間。活動設計旨在通過實戰演練和專業指導,提升面試技巧,為正式面試做好充分準備。

四、活動Q&A

1. 請描述您在教學中如何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來滿足學生的多樣化需求。

2. 當學生在課堂上表現出學習困難時,您通常採取哪些措施來幫助他們克服這些困難?

3. 請分享一個您曾經成功應對課堂挑戰的經驗,並說明您所採取的策略和結果。

4. 您如何設計和實施有效的評估來測量學生的學習進展?請舉例說明。

5. 在與同事合作或參與團隊工作中,您如何處理工作上的分歧和衝突?

五、本活動與教師成長之相關分析或具體方案之說明:

本次活動旨在促進教師專業成長,通過實戰演練提升自信和面試技巧。活動幫助教師熟悉面試流程,強化教學表達和溝通能力,並促進專業自我評估與反思。模擬中的情境題提升問題解決和應對挑戰的能力,同時加強團隊合作與協作。詳細的反饋和針對性改進建議,將幫助教師在實際面試中表現得更從容自信,並在日常教學中實現更高效的溝通和合作。

六、檢討與建議(活動反思檢討)

首先,增加模擬面試中的突發問題和時間限制,以提升其真實性。其次,擴充題庫,涵蓋更多樣化的問題類型,以全面測試參與者能力。反饋方面,應提供詳細且具體的評價和改進建議,並考慮設立後續輔導機制支持參與者。活動的時間管理需檢查,以確保每位參與者獲得充分練習和回饋機會。最後,增設小組討論和觀摩學習機會,促進參與者間的交流和共同進步。


活動場次4-5

一、活動資訊:

主題:提升師培教師指導教甄複試之專業知能工作坊教師甄選口試案例與實作()

講者:林樹全教授、曾素秋副教授

時間:113.5.27() 13:20-15:20

地點:創意樓103教室

二、出席人員:社群成員5人,非社群成員1人,學生50

三、活動內容:

本次活動旨在通過模擬面試為參與者提供實戰經驗,幫助他們熟悉面試流程並增強自信。活動包括一對一模擬面試,涵蓋自我介紹、專業問答和情境題,讓參與者在接近實際的環境中提升應對能力。隨後,面試官將進行反饋與討論,提供具體的評價和改進建議,幫助參與者識別優勢與改進空間。活動設計旨在通過實戰演練和專業指導,提升參與者的面試技巧,為正式面試做好充分準備。

四、活動Q&A

1. 您如何根據學生的不同學習風格和能力,調整您的教學策略?

2. 描述一個您在課堂上遇到的挑戰,以及您如何有效解決這個問題?

3. 您如何確保所有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和積極性?請舉例說明。

4. 您如何運用數據來評估和改進您的教學效果?

5. 當面對教學資源不足的情況時,您通常會採取什麼措施來確保教學質量?

五、本活動與教師成長之相關分析或具體方案之說明:

本活動旨在促進教師專業成長,通過模擬面試提升自信和面試技巧。活動幫助教師熟悉面試流程,強化教學表達與溝通能力,並促進專業自我評估和反思。模擬中的情境題有助於提升問題解決和應對挑戰的能力,同時增強團隊合作與協作能力。詳細的反饋和改進建議將支持教師在實際面試中更自信地表現,並在日常教學中實現更高效的溝通和合作。

六、檢討與建議(活動反思檢討)

首先,增加模擬面試中的突發問題和時間限制,以提升其真實性。其次,擴充題庫,涵蓋更多樣化的問題類型,全面測試參與者的能力。反饋方面,提供具體且詳細的評價和改進建議,並考慮設立後續輔導機制支持參與者。檢查活動的時間管理,以確保每位參與者都能獲得充分的練習和回饋機會。最後,增設小組討論和觀摩學習機會,促進參與者之間的交流和共同進步。


社群執行成效

一、社群活動概述:

本社群名稱為「師資培育職涯導航與實踐社群」,由國立嘉義大學師資培育中心教師群共同協作,主要針對師資生的職涯發展需求,舉辦一系列工作坊與討論會,幫助師資生了解未來職涯方向、提升自我認識與職涯準備能力。活動涵蓋創新教學、職涯規劃、教甄實戰演練等內容,旨在促進教師專業成長與學生職涯輔導。

二、整體活動執行成果效益:

在活動期間,本社群成功舉辦了多場工作坊與研討會,吸引了超過150名學生參與。活動聚焦於教師甄選經驗分享、創新教學方法與科技應用等議題,幫助參與者提升職涯規劃技能與教學素養。特別是在教甄實戰演練部分,許多參與者回饋該活動有效提升了他們在甄選面試中的自信心與表現能力。

三、社群召集人及成員之意見與回饋:

社群成員普遍對於活動的安排與內容表示肯定,認為各場活動主題具體且具實用性,能夠直接幫助教師提升專業能力。特別是針對創新教學方法與職涯規劃的討論,成員反饋其內容豐富,提供了許多可行的教學策略和職涯發展建議。然而,部分成員建議在未來的活動中,應增加更多實際演練與個別指導的時間,以更深入掌握所學內容。

四、社群反思檢討:

本社群活動整體上能夠有效符合教師專業發展的需求,尤其是在創新教學技術與職涯輔導方面,為參與者提供了豐富的知識與實務操作。然而,活動執行過程中也面臨了一些挑戰,包括時間安排緊湊,部分活動的實踐環節未能充分進行,無法滿足所有參與者的需求。未來建議延長部分活動的練習時間,並增設小組討論和個別輔導機會,讓每位成員能更深入地探討其面臨的教學挑戰。

吳權威院長介紹AI蘇格拉底教練在數位教學中的應用
 吳權威院長介紹AI蘇格拉底教練在數位教學中的應用
教師甄選經驗指南編纂社群工作坊
 教師甄選經驗指南編纂社群工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