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巡禮-產業篇] 咖啡後製困境及解決方法

國立嘉義大學高等教育深耕計畫成果表單

主軸名稱

【A主軸】教學創新精進

成果類別

講座 □工作坊 課程 會議 參訪 □____________

分項計畫名稱

A2-1嘉義巡禮在地鏈結

活動名稱

[嘉義巡禮-產業篇]咖啡後製困境及解決方法 

活動日期

113/11/16

活動時間

8:00-18:00

承辦單位

通識教育中心/蔡元卿老師

活動地點

雲林縣古坑鄉櫻桃果咖啡莊園

*請檢附活動簽到表佐證

參加對象

教職員

參加人數

1

學生

參加人數

27

校外

參加人數

0

請勾選本次活動相關聯之項目(非必填,勾選數量不限)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

□1.終結貧窮

□3.健康與福祉

□5.性別平權

□7.可負擔的潔淨能源

□9.工業化、創新及基礎建設

□11.永續城鄉

13.氣候行動

□15.保育陸域生態

□17.多元夥伴關係

□2.消除飢餓

4.優質教育

□6.淨水及衛生

8.合適的工作及經濟成長

10.減少不平等

12.責任消費及生產

□14.保育海洋生態

□16.和平、正義及健全制度

關鍵能力

□STEAM領域

跨領域

社會參與

人文關懷

自主學習

國際化

問題解決

活動內容

莊園主帶領同學們實際進入咖啡園中採摘咖啡漿果,並演示加工後製過程,讓同學們了解手中的咖啡是如何生產加工的,使同學們明白得來不易,除此之外,莊園主耐心提及台灣咖啡生產後製上的困境及目前的解決方法,也提及目前全球氣候變遷為農產品帶來了許多未知的挑戰,希望同學們能持續注意氣候變遷相關議題。

執行成果

很多同學在參與課程之前對咖啡的生產及後製沒有太多的接觸,對於咖啡的認識僅停留在日常飲用,作為提神飲料而已,在實際踏入莊園後才了解到咖啡是如何生產及加工的,也對於品飲上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檢討與建議

(活動反思檢討)

課程內容很扎實,時間的安排上有些緊湊,若將課程講述的時間縮短實際操作時間拉長會更好,有同學反應老師在講解咖啡基因背景時有些生硬,非相關科系的同學聽起來有些吃力,之後的簡報內容可能可以簡單一些。

佐證資料

 

 

生豆瑕疵選別.jpg
 生豆瑕疵選別.jpg
老師講述咖啡的基因背景.jpg
 老師講述咖啡的基因背景.jpg
烘豆體驗.jpg
 烘豆體驗.jpg
採摘咖啡漿果.jpg
 採摘咖啡漿果.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