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巡禮] 台灣南海溪蟹棲地探索與生態藝術加值實踐

立嘉義大學高等教育深耕計畫

「微學分課程:選課自主、興趣加值」課程執行成果表

課程名稱

台灣南海溪蟹棲地探索與生態藝術加值實踐

課程學分數

0.5

開課系所

景觀系

開課學期

_112_學年度第_2_學期

授課教師

王柏青

E-mail 

 

學生作品發表、成果報告及獲獎人數

26

修課人數

26

課程類型

□演講   □大師班  ■活動(含展演、實作、田野)

□實驗(實習、參訪、移地教學)  ■工作坊

□數位學習(遠距、磨課師、開放課程)

結案報告公開

本人同意將結案報告書公開於高教深耕計畫相關網站。

核定補助經費

(新臺幣:元)

實際支出

重要成果摘要

以校內南海溪蟹教育園區為例,帶領學生走出教室外,實際認識生物棲地,包含物種介紹與及棲地的復育。此外,也以園區的裝置藝術為例,讓學生了解何謂生態藝術加值以及為何要生態藝術加值。本課程亦透過植物移印染及槌染創作為基底,融入生態藝術之理念,讓學生實際手做體驗學習,潛移默化中學習永續環境之知識、理念,與實務技巧。

附件資料

附錄1微學分課程學習成效

附錄2微學分課程學習面向

附錄3溪蟹課程教材

附錄4學生成品

授課教師

單位主管

教務處收件


 

 


貳、課程內容

以校內南海溪蟹教育園區為例,帶領學生走出教室外,實際認識生物棲地,包含物種介紹與及棲地的復育。此外,也以園區的裝置藝術為例,讓學生了解何謂生態藝術加值以及為何要生態藝術加值。本課程亦透過植物移印染及槌染創作為基底,融入生態藝術之理念,讓學生實際手做體驗學習,潛移默化中學習永續環境之知識、理念,與實務技巧。

預計達成以下目標:

1.探索校園內台灣南海溪蟹與相關特色物種,及其棲地環境組成

2.了解棲地的保護與復育

3.了解何謂生態加值

課程分為上下午時段,上午課程內容為台南南海溪蟹基本認識及棲地探索,生態加值認識,下午課程為生態加值實踐,植物移印染及槌染工作坊。課程內容詳述如下:

一、溪蟹介紹

1.分類階層、特徵構造

二、南海溪蟹介紹

1.分類階層、保育等級

2.起源與分佈

3.特徵與習性

4.校園分佈區域講解

5.面臨困境

三、戶外觀察(路線:景觀系→生農→水生→景觀系)

1.調查方法

2.南海溪蟹棲地選擇偏好

3.溪蟹洞口特徵辨識

四、藝術史及生態加值

1.西洋藝術史(上古時期、中古時期、現代、後現代…)

五、植物移印染及槌染

1.拓印、綑綁、蒸煮、清理等

 

 參、課程執行成果

修課人數達27人,完成作品數約為40件。

肆、課程執行成效分析

課程執行成效分析分為兩個部分,一為針對整體微學分課程學習成效分析,二為針對本台灣南海溪蟹課學習面向分析。

根據微學分課程學習成效問卷結果顯示,題項Q1獲得87%很滿意、13%滿意,平均分數為4.87。題項Q2獲得83%很滿意、17%滿意,平均分數為4.83。題項Q3獲得83%很滿意、17%滿意,平均分數為4.83。題項Q4獲得65%很滿意、31%滿意,4%不滿意,平均分數為4.57。題項Q5獲得83%很滿意、17%滿意,平均分數為4.83。最高平均題項為Q1(m=4.87),最低平均題項為Q4(m=4.57),總體平均為4.78。除了修課時間問題以外,總體而言學生對於微學分課程學習成果表示高度滿意(見附錄1)。

根據微針對本台灣南海溪蟹課學習面向問卷結果顯示,題項Q1獲得86%同意、14%尚可,平均分數為3.73。題項Q2獲得82%同意、18%尚可,平均分數為3.64。題項Q3獲得86%同意、9%尚可、5%不同意,平均分數為3.68。題項Q4獲得100%同意,平均分數為4.00。題項Q5獲得59%同意、41%尚可,平均分數為3.18。題項Q6獲得59%同意、36%尚可、5%不同意,平均分數為3.14。題項Q7獲得50%同意、45%尚可,平均分數為3.05。最高為生態面向(m=4.00),最低為文化面向Q7(m=3.05),總體平均為3.49,表示多數同學對本課程學習面向表示同意(見附錄2)。

 

伍、檢討與反思建議

根據同學反饋,參與課程後,最喜歡之課程內容或參訪點共12與台灣南海溪蟹課程相關,13與移印染及槌染課程相關。摘錄原因描述為,「實地勘查,發現學校那些沒注意過的地方」、「有介紹一些藝術背景基礎,並且在景觀系館介紹南海溪蟹還有染布」、「探索溪蟹棲地、「了解陸蟹及南海溪蟹」、「釣螃蟹,第一次做魚鉤還有裝魚餌,雖然沒釣到,但是很特別的經驗」、「槌染,因為手作很有趣」、「錘染,簡單易懂」、「最喜歡下午的槌染,親手壓印的過程很有趣」、「溪蟹的介紹跟染布的東西,覺得很有趣」、「槌染,做出來的成品跟自己想的比較一樣,不會像移影打開後發現有點跑掉」、「校園溪蟹棲地參訪,因為之前都沒有那麼深入校園的經驗,不知道原來校園裡有南海溪蟹的蹤跡,經由這次的課程讓我對校園有更深的認識」、「介紹南海溪蟹、介紹生態藝術加值、溪蟹棲地探訪、製作移印染與槌染,這些課程都很讚,」。

而參與課程後,同學建議可縮短時數或刪除之課程內容或參訪點主要為藝術史。原描述為,「時間過長壓縮到午休」、「介紹藝術史,沒有專業背景樹葉很難做出特別的效果,可以縮短內容」、「介紹藝術發展歷史各種不同創作風格的部分,在今天的課程中其實不會用到,雖然內容很全面,但講解的時間很短也沒辦法短時間內學會」、「可以就重點來講述就好,每一頁簡報都解說的話會花費太多時間」、「藝術ppt的部分,因為會壓到吃飯時間」、「PPT內容可以精簡一點,有點太深奧吸收不了這麼多,其他的都超讚!」。其他的有「槌染,敲完手好痛」、「我不喜歡的主要是天氣跟嘉義的蚊子,真的很悶很熱還下雨」、「感覺探索棲地時間可以少一點」。多數學生反應藝術史內容過於生硬、超時,後續將針對簡報內容進行精簡。

參與課程後,對於本微學分課程之建議有,「希望可以開一個關於沙氏變色蜥的課程 校園沙蜥太氾濫了」、「吃午餐時間可以長一點我好餓」、「吃午餐的時間可以長一點」、「助教多一些,方便學習」、「很滿意,想看更多溪蟹的活動,了解習性。」、「午餐時間儘量不要拖太久」、「時間可以再拿捏的更好一點,或是安排行程的時候再多一點彈性」、「南海溪蟹的認識很充分,學到了很多,期待下次再來,希望可以知道更多溪蟹在嘉大的棲地」、「時程安排應更加妥當,避免壓縮到用餐時間」、「一整天下來學到許多新知識,很開心」、「感覺時間可以少一點,然後有便當較好」、「手作部分應該佔更多一點,可以在學生手作的時候補充講解內容,才不會枯燥乏味」、「用餐時間可以拉長一點」、「中間休息時間可長一點」、「老師很有熱忱,看得出來對不管是南海溪蟹或是生態藝術加值的用心!好老師必須推!」。針對時間掌握度問題本單元會更加仔細地對流程進行調整。

最後針對教學助理的感想與意見除了有少部分提出人數過少問題,整體多數表達正面回饋。部分描述如下,「很感謝您們的協助及教學」、「人數過少,介紹有趣」「滿意,資訊清楚。」、「人都很友善,講解的也都很仔細」、「非常好,但是對非本系同學介紹時可採更簡單的說明」、「TA都有回答我的疑惑,很滿意」、「很認真負責,講解的很清楚,也很樂意回答學員問題」、「助理都很讚,很盡責」等。

溪蟹基本認識
 溪蟹基本認識
活體及標本講解
 活體及標本講解
生態藝術加值概論
 生態藝術加值概論
校園棲地探索
 校園棲地探索
復育基地介紹
 復育基地介紹
移印染創作
 移印染創作
移印染成果收成
 移印染成果收成
槌染創作
 槌染創作
台灣南海溪蟹友善紋路
 台灣南海溪蟹友善紋路
成果照
 成果照
檔案下載: 結案報告書附件.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