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工作項目 | 成果描述 | 佐證資料 |
0527(一) | 上午(3-4節):特教系大學部課程講座(一) 主題:美國身心障礙學生個人中心計畫 分享對象:「個別化教育計畫理論與實務」授課學生(嘉義大學特教系大二) | 這是鍾教授來嘉義大學指導的第一門課,由系主任吳雅萍協助,介紹了「美國身心障礙學生個人中心計畫」。這項服務在台灣相對缺乏,然而在美國卻是形成個別化教育計畫前必經的步驟,因此對本系課程具有補充國際化潮流的效益。鍾教授在來台前透過多次遠距會議確認授課方式、上課講義及指定閱讀物,並要求學生在桌上設置自己的桌牌以便互動。在實際上課過程中,鍾教授採用多種教學法,包括要求學生事先閱讀、以案例進行研討,並要求學生口語讀出英文閱讀材料,在限時的討論中提供即時的回饋。 | 附錄1-1 附錄1-2 附錄1-3 附錄1-4 附錄1-5 |
0528(二) | 中午:大專教師專業社群工作坊(一) 主題:指導嘉義大學特教系教師專業社群以利強化本系的全英授課課程的進行方式(1.5小時) 指導對象:嘉義大學特教系教師專業社群 | 在會上,鍾教授、陳教授、賴教授、林副教授與江助理教授比較分享了台美師資培育制度。鍾教授分享了伊利諾州立大學的教育學院情況,指出該院幾乎全由白人女性學生組成,近年才開始接納移民學生參與在職生計畫,允許他們透過特定學分成為特教助理。未來,該校計畫招收更多非白人學生,增加多元性。此外,鍾教授提到美國教育學院學生只需在畢業前通過考試即可取得教師資格,考試難度類似高中畢業水準,因此伊利諾大學鼓勵學生從大三甚至大二開始考試,並提供多次考試機會,以及大量實習機會讓學生在現場實習,以提前取得教師資格。鍾教授是在臺灣先當過小學特教教師,後來在國外取得碩士和博士學位後,就留在美國伊利諾州立大學任教,因此她客氣的表示她的英語教學經驗和國內老師有些不同,因為她的授課對象就是以英語為母語者,而臺灣進行英語授課要考量較多的是學生用英語吸收專業知識的能力,但是在專業內容的知識傳遞,臺灣和美國都是相似的,即使是英語授課但要確保學生獲得專業知識。 | 附錄2-1 附錄2-2 附錄2-3 |
0529(三) | 中午至第五節: 大專教師專業社群工作坊(二) 主題:美國特教系師資培育經驗與學生校園支持服務之經驗分享 分享對象:嘉義大學特教系全系教師 | 鍾老師分享美國伊利諾大學以其充足的經費支持建立了多樣化的支持服務系統,包括專職人員提供24小時心理諮詢、協助學生解決學業和生活上的困難,甚至在學生面臨危機時提供及時支援和後續處理。相比之下,國內大專校院學費增加、經費短缺,教職員工負擔過重,導致他們難以充分履行支持服務的職責。特別是學輔中心的資源不足,無法有效滿足學生等待服務的需求。 此外,伊利諾大學的支持服務體系重視尊重學生的獨立自主和問題解決能力,設置了明確的檢核機制,教育學生必須承擔自己的學習責任。相對地,國內學生對自主權的追求日益增強,但有時可能偏重追求權利而忽略了履行應盡的義務。這種現象不僅增加了教職員工應對的負擔,也可能使學生在解決問題時缺乏自我獨立能力。 | 附錄3-1 附錄3-2 附錄3-3 附錄3-4 |
0530(四) | 下午(567節): 特教系碩士班課程講座(一) 主題:系統性文獻分析工作坊—理論篇 分享對象:「教育研究法」授課學生(嘉義大學特教系碩士班) | 鍾老師在本堂課程主要探討了系統性文獻分析和單一受試研究方法。首先,系統性文獻分析是一種系統化和透明的方法,用於綜合和評估已有研究的結果。這種方法強調文獻搜尋和篩選過程的嚴謹性,以確保結果的可信度和信度,避免偏差。 接著,單一受試研究是一種專注於個體行為變化的實驗設計。這種方法適用於小樣本或個案研究,通過多次重複測量,觀察介入前後的變化,以評估介入的效果。 除此之外,老師也介紹了美國CEC的內容,這使往後能夠更系統地檢視研究,確保符合相關的指標,從而確保研究的嚴謹性和有效性。這對未來的研究設計具有重要意義。 | 附錄4-1 附錄4-2 附錄4-3 附錄4-4 |
0531(五) | 上午:特教系碩士班課程講座(二) 主題:系統性文獻分析工作坊—技術篇(1.5小時) 分享對象: 嘉義大學特教系碩士班 | 通過參與系統性文獻工作坊這門課程,能夠了解如何有效地綜合現有的文獻資料與分析成果,並運用這些資料來訂定研究的目的與問題,為未來的研究提供明確的方向。 在課堂中,鍾老師逐步引導釐清研究的問題以及可能面臨的限制。透過系統性文獻分析,能夠有系統地整理文獻,逐步解決研究中的各種瓶頸,並找到相應的資源和方向。這不僅提升了研究能力,同時能更深入了解如何建構扎實的知識基礎。 這門課對於學術研究和職業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明白了建立可靠知識基礎的重要性,為未來的學術探索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附錄5-1 附錄5-2 附錄5-3 |
0601(六) | 特教系國際研討會keynote speaker 主題: AAC促進融合教育(ACCESS MATTERS: INCLUSIVE PRACTICES WITH AAC) | 今年國際研討會著重於探討如何運用輔助科技推動融合教育,並在教育現場中扮演重要角色。 研討會中,兩位國外專家學者分享了最新的輔助科技發展,例如電腦輔助教學、輔助溝通設備和無障礙學習軟體,展示了這些科技如何協助有特殊需求的學生更有效地參與學習活動。研究也顯示,輔助科技對於改善學習效果和提升自信心具有顯著效果。尤其是鍾老師的專長與教師專業習習相關,她分享她發展的介入工具,和實務影片,讓臺灣的觀眾更了解輔助溝通(AAC)科技促進融合教育的實務做法。這些科技不僅提升了教育的公平性,還促進了多元化和包容性,讓每位學生都能充分發揮潛能。研討會特別強調了通用設計的重要性,期望各界共同努力實現真正的融合教育,使教育資源更加普及和平等。 | 附錄6-1 附錄6-2 |
|
|
|
|
0603(一) | 上午(1-4節8:30-12:00): 特教系大學部課程講座(二) 主題: 指導大專生專題研究計畫 分享對象: 「身心障礙與資賦優異專題研究」授課學生(嘉義大學特教系大三) | 美國伊莉諾州立大學的鍾教授參與特教系大三「特殊教育(身心障礙、資賦優異)專題研究」課程,本次課程為學生專題研究計畫的審查。本次活動共有23組專題研究計畫,研究主題多元:研究對象有身障學生、資優學生、特教教師及特殊需求學生家長;研究階段從學前到國中不等;研究主題涉及學生的學習、情緒與情意輔導、教師課程設計與合作等方面。鍾教授的參與對學生、教師以及整個專題研究計畫的質量提升產生了顯著的效果,具體說明如下: 1.學生努力和用心的肯定:鍾教授在審查過程中,對每一組學生的努力和用心給予了高度肯定,這大大鼓勵了學生的研究熱情和信心。這樣的正面回饋不僅讓學生們感受到自己的付出得到了認可,也促使他們在未來的學術道路上更加努力。 2.研究方法的建議: 鍾教授針對各組專題研究在方法論上的不足提出了具體的改進建議,特別是在研究目的的釐清、思考與推理邏輯方面。這些建議使學生們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應用研究方法,提高了研究的科學性和嚴謹性。 3.研究倫理的提醒:鍾教授強調了研究倫理的重要性,提醒學生在研究過程中要遵循道德規範。這不僅提升了學生的倫理意識,也保障了研究對象的權益,確保研究結果的可信度和可持續性。 4.從優勢角度思考問題: 鍾教授鼓勵學生從優勢的角度看待孩子的問題,並朝向正向發展。這樣的建議不僅拓寬了學生的研究視野,也使他們在研究中更關注到學生的潛力和積極面,從而提出更具建設性和創新的解決方案。 5.逐一書面回饋的效果: 鍾教授為每一組學生提供了書面的文字回饋,使學生能夠針對自身研究進行具體改進。許多學生在收到回饋後,進一步向鍾教授請教,與專業的學者互動,給予學生很多的啟發。 總結而言,鍾教授的參與極大地提升了本次專題研究計畫的品質,對學生的學術發展和研究能力有深切的影響。未來,我們持續與鍾教授保持聯繫,並其能有更多不同的課程合作的可能。 | 無 |
0604(二) | 中午:大專教師專業社群工作坊(三) 主題:跨校指導兩校特教系教師專業社群進行師資培育教學經驗分享與期刊發表。 指導對象:嘉義大學特教系、屏東大學特教系教師專業社群。 | 鍾教授先介紹了美國融合教育的發展背景,隨後舉例說明如何運用輔助及替代溝通系統協助無口語特殊學生與普通班級同學互動,包括一起學習、聊天和玩樂,以實現融合教育的目標。在課堂上進行了講述、大學生小組討論和分享等活動,多數學生對此反應熱烈,認為獲益匪淺。 午間的教師社群分享讓與會者可以比較臺灣和美國伊利諾州立大學師資生的實習制度設計。大家對於伊利諾州立大學師資生能在大四完成集中半年的實習並有淘汰機制印象深刻,針對這部分進行了深入探討和經驗分享。 | 附錄7-1 附錄7-2 附錄7-3 附錄7-4 |
0605(三) | 下午(9-A節): 特教系碩士班課程講座(三) 主題: 美國融合教育下的同儕指導經驗。 分享對象:「自閉症研究」授課學生(嘉義大學特教系大學部大二和碩士班學生) | 鍾教授在本次課程分享為實施專業輔助人員的促進來促進同儕互動,現在資源教室的教師助理人員以照服人員為主,特殊教育助理人員會透過日常生活的教學,讓身心障礙人士可以透過學習及協助更好的運用在日常生活中,特殊教育生態評估是透過身心障礙者的周邊因素以及生活環境去考量身心障礙者所需要的資源,並適時的給予協助,透過專業輔導人員的合作,協助促進身心障礙人士與同儕間可以正常的互動,避免產生同儕間的矛盾。 | 附錄8-1 附錄8-2 附錄8-3 附錄8-4 |
0606(四) | 中午:師範學院演講與系所主管交流 主題:美國博士班課程規劃之經驗分享 分享對象:師範學院系所主管 | 鍾教授以輕鬆風趣的方式分享了美國博士班課程的規劃及招生簡報,提到全球高等教育招生面臨的困難,特別是在職的教師和教育主管對攻讀博士學位失去興趣的情況。鍾教授還介紹了博士班課程改革的策略,以吸引不同背景和興趣的人來就讀教育學院的博士班。在美國,博士學位只能透過在公私立的研究型大學中修習學位課程並滿足相應要求才能獲得。非研究型大學、小型文理學院和社區大學無法提供或頒授博士學位。 | 附錄9-1 附錄9-2 附錄9-3 附錄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