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巡禮] 食農教育-從東石蚵出發


立嘉義大學高等教育深耕計畫

「微學分課程:選課自主、興趣加值」課程執行成果

課程名稱

食農教育-
 從東石蚵出發

課程學分數

0.5

開課系所

生物資源學系

開課學期

111 學年度第 2 學期

授課教師

張素菁

E-mail

 

學生作品發表、成果報告及獲獎人數

修課人數

      10 

 

課程類型

演講 □大師班 □活動(含展演、實作、田野)

實驗(實習、參訪、移地教學) □工作坊

數位學習(遠距、磨課師、開放課程)

結案報告公開

本人同意將結案報告書公開於高教深耕計畫相關網站。

 

 

 

重要成果摘要

本課程帶領學生深入造訪嘉義縣東石產業,讓學生能夠實際體驗並感 受當地產業發展。課程自引導學生針對東石養殖產業提出三個問題開始, 藉由提供學生體驗東石沿海產業以及與當地養殖業者或導覽員互動的機會,由學生自行尋找問題的答案。由於修課學生並非本科生,故互動過程 中教師會適時補充說明,以利學生完全瞭解東石養殖產業現況。

利用學生提出問題並自行尋找解答等前後測的方式(詳後)可得知其於  活動後皆可回答出起初提出的問題,對於東石牡蠣產業的瞭解程度亦有所 提升。

 

附件資料

附件一、活動行前通知

附件二、活動後書面報告及口頭報告

 

貳、課程內容

本課程分成引起動機、活動參與、課後反思與分享三個部分,相關說明如下:
★引起動機:藉由開課教師約略介紹東石牡蠣養殖以及布袋漁港的方式,引導學生針對相關
                   場域提出三個問題(112 年 3 月 20 日(一)上午 3-4 節)

活動參與:驅車前往東石牡蠣農以及布袋漁港進行互動體驗與觀察並找尋問題答案等,活
                   動行前通知詳附件一(112 年 3 月 25 日(六),地點:東石布袋沿海)
課後分享:由學生針對前述問題與尋找到的答案進行口頭及書面報告以瞭解學生吸收程度。
                    ( 112 年 4 月 17 日(一)上午 3-4 節)

參、課程執行成果

本課程質化及量化成果如下: 
1.修課人數共計 10 人次,全程參與課程人數共計 5 人次。
2.產出可得知與課學生吸收程度之期末書面報告共計 5 份。
3.藉由前後測得知修課學生對於東石養殖產業已有進一步的瞭解。

          以下為同學在引起動機以及課後分享之部分內容:

陳同學

 

問題:

當蚵農好賺嗎?

答案:

感覺 不好賺, 除了很辛苦之外, 相比起農業,似乎對水產養殖的補助更少。

問題:

是否有產業轉型?

答案:

看的出來其實蠻多民眾很愛逛漁港,但是相較於觀光農場概念, 觀光漁場所要投

入的成本及難度更高,食魚教育推動 ,對生產的介紹比較困難。

問題:

養蚵遇到最大的困難。

答案:

目前看來除了較不可控制的氣候因子之外,就是蚵螺大多都手工拔除、防治,而

且在水中不像是田間不知道是否有方法可以掌控害物的數量。

簡同學

 

問題:

蚵螺要用什麼方式防治或預防

答案:

目前只能透過人工移除個體來解決,雖然蚵螺價值較高但產量不多。或許可以在嚴

重危害時使用網目小的篩網包圍蚵棚,改用投入飼料方式餵食。

謝同學

 

問題:

為什麼吃到的蚵都有怪味?害我不太敢吃

答案:

養殖戶不知道有什麼怪味,但明確說那個就是不新鮮的蚵!!!!!!!!!!!!!!!!害我以為蚵原本就都有這股味道 !!

 

 

         

        肆、課程執行成效分析

除前述學生期末口頭與書面報告外(附件三),課堂前後測結果亦可見學生對於東石沿海養

殖產業有更深的認識,亦可答出自己起初所提出的問題。相關問題與前後測結果如下:

 
       
伍、檢討與反思建議

本課程亦將學生對課程之建議列入後測項目,可參考之建議如下:
劉同學:下次可以再辦

陳同學:作業如果少一點,感覺比較吸引學生

 

總體而言,修課學生對於課程內容相當滿意,然本次修課人數卻遠不達預計修課人數
目標(25 人)且皆為蘭潭校區學生,分析可能因素為課程占用非假日上課時間而影響學生
修課意願,未來可考慮將課程開設在周末或晚上,亦可考慮採遠距方式進行室內的上課,
以提升跨區學校修課的意願。

06活動後學生口頭發表心得感想.jpg
 06活動後學生口頭發表心得感想.jpg
05布袋漁港踏查.jpg
 05布袋漁港踏查.jpg
03剝蚵體驗.jpg
 03剝蚵體驗.jpg
02串蚵體驗.jpg
 02串蚵體驗.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