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領域學程名稱: 有機農業學程 - 特用作物學實習

國立嘉義大學高等教育深耕計畫結案成果表單

 

主軸名稱

主軸】教學創新精進

成果類別

跨領域學程名稱:有機農業學程

□講座 □工作坊 □課程 □會議 █參訪 □                        

課程名稱

特用作物學實習

授課教師

柯金存

開課學期

114 學年度第一學期

聯絡電話

2717393

E-mail

 bqjg@mail.ncyu.edu.tw

 開課單位

 

農藝學系

 

修課人數

生理男

19

生理女

16

其他

 

結案報告公開

本人同意將結案報告書公開於高教深耕計畫相關網站。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

  • 1.終結貧窮
  • 3.健康與福祉

5.性別平權

7.可負擔的潔淨能源

9.工業化、創新及基礎建設

11.永續城鄉

13.氣候行動

  • 15.保育陸域生態

17.多元夥伴關係

  • 2.消除飢餓
  • 4.優質教育

6.淨水及衛生

8.合適的工作及經濟成長

10.減少不平等

12.責任消費及生產

14.保育海洋生態

16.和平、正義及健全制度

 

關鍵能力

STEAM 領域

□人文關懷

□跨領域

□問題解決

  • 自主學習

□社會參與

□國際化

 

 

 

 

教學活動類型可複選

  • 講授法
  • 課堂實作,主要由學生自行操作、討論、完成之實作任務。

□課程專題實作,需於期末提出專題報告/成果發表/展演等教學活動

□場域/產業/服務專題實作,於產業/社區等真實職場情境進行之專題實作,如實習專題或產品製作等。

□線上課程,如磨課師、開放式課程等由線上進行教學與評量之課程類型。

□數位學習科技輔助,如採用線上課程平台、線上評量、AR/VR 等科技進行教學活動。

□延伸教學活動,如於暑假設計場域實習課程,協助學生將課堂成果進一步發展參與競賽等。

□其他,請說明:

 

 

課程執行場域

□實體教室

□實體教室+線上教學

  • 實體教室+校內實習場域

□實體教室+校外實習場域(包含業界、社區等大學課室外場域)

□校外場域+線上教學

□校外實習場域(包含業界、社區、與學校進行產學合作場域或合作夥伴場域)

 


 

 

 

 

課程目標及內容

課程為配合特用作物學正課所講授特用作物的糖料類、纖維類、嗜好類、油料類、澱粉類、染料類、香料類、藥用類、香辛類、能源類、橡膠樹脂類等之重要性, 讓同學實際田間種植與管理,如繁殖、施肥、灌溉排水、病蟲害防治及採收與調製等實習,同時也安排到校外業界參訪見習,使同學可和產業進行結合,校內實習則挑選一些類別進行應用,如紫雲膏之製作、纖維類編織 DIY 及防蚊液之配製等,以期讓學生習得特用作物栽培與日常利用。上課方式將講義內容、參考書與補充教材以power point 方式呈現,並配合實際到田間實習。

 

 

 

 

具體措施與亮點成果

本次活動由余豐科老師帶領學生於 10 月 17 日前往品皇宮咖啡觀光工廠參觀。活動中,工廠導覽人員介紹了咖啡從栽培、採收、烘焙到沖泡的完整製程,並說明不同烘焙程度對咖啡香氣與風味的影響。學生們了解阿拉比卡與羅布斯塔兩大咖啡品種的特性,認識咖啡豆挑選與分級的方法及咖啡風味輪。

此外,工廠展示了咖啡渣再利用的環保應用,例如製成除臭包、肥料與文創產品,展現循環經濟理念。活動最後,學生們在品嘗香醇咖啡的同時,也學習到台灣咖啡產業發展的歷史與現況,對咖啡文化與加工技術有更深入的認識,收穫豐富。

 

 

 

 

 

檢討與建議

  1. 本實習課程由柯金存老師帶領同學前往品皇觀光工廠參觀學習。透過此次參訪, 學生不僅了解咖啡從選豆、烘焙到沖泡的完整製程,更在導覽人員的專業解說下, 深入認識咖啡的歷史背景、產業發展與製作技術。工廠內設有多個互動展區,學生可親自體驗咖啡豆烘焙與手沖咖啡的實作過程,並現場品嚐不同風味的咖啡。透過將課堂所學與現場實務相結合,學生普遍反映此次參訪大幅提升了對咖啡知識的理解與興趣,對於未來在食品加工與農產品加值等領域的學習有極大幫助。
  2. 學生參訪反映工廠可以規劃咖啡加工過程、咖啡沖泡手作課程或展示咖啡植株等,可以讓整題觀光工廠提升教育與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