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國際交流補助成果報告-生機系洪敏勝老師

計畫主持人:生物機電學系 洪敏勝老師

時間:114年7月31日-8月7日

交流機構:東京大學、東京科學大學


活動成效:

一、 量化成效

1. 國外學術交流研究室數︰2間

2. 國外學術交流教授人數︰4位

3. 國外學術交流博士後、研究員人數︰5位

4. 國外學術交流研究生人數︰8位

5. 國外研究技術交流數︰5項


二、質化成效

日本東京大學機械工程學系 Prof. Hidehiro OANA 與東京科學大學生物材料與生物工程研究所(Institute of Biomaterials and Bioengineering) Prof. Masashi IKEUCHI 之專長均為應用微機電技術於生物奈米科技(如組織工程、細胞、 DNA、蛋白質)之研究,至2024 年為止,二位教授均已發表多篇 SCI 期刊論文(如Journal of Physics D、Journal of Electrostatics、Journal of Chemistry Physics、 Electrophoresis、Biomicrofluidics、Lab on a Chip、Biomaterials、Med Cell、Scientific Reports 等等高 IF 值的知名期刊),亦受邀在日本與其他國際研討會進行專題演講數十場次。 

二位教授亦為國際知名學會會員(例如 IEEE)、日本應用物理學會會員、日本機械工程學會會員及日本生物物理學會會員等。二位教授的研究團隊具有完善的研究生訓練制度,其研究室畢業的學生們,多服務於日本的大型企業(例如Hamamatsu 株式會社、島津製作所等等)或是學術機構(醫療院所、大阪大學、京都大學、香川大學等等),亦可看出其研究內容包括產業界的實務經驗與學術性的科學探討。 

本次帶領 7 位本校大學部同學前往二位教授的研究室進行學術交流,共學習 5項研究技術︰雷射光鉗、基於 PDMS 的微流體控制技術、3D 列印生物材料、生物材料表面掃瞄技術、生物材料在胚胎發育之分析。因二位教授的研究室均使用日本 OLYMPUS 的顯微鏡,本次學術交流過程也同時學習進行設備教學,了解日本 OLYMPUS 的工作內涵、產品的市場概況等,期待往後能有機會與日本顯微鏡設備公司進一步進行產業交流。 

三、 對教師及學生國際化的影響 

日本生物奈米技術的研究成果在國際上受到重視,然而日本學術圈頗為保守,國內學術界不易有機會和日本學術界充分合作,以獲得其尖端研究成果與技術開發過程的經驗。計畫主持人洪敏勝教授曾與 Prof. Hidehiro OANA 及 Prof. Masashi IKEUCHI 的研究室共同合作,透過以往合作的經驗而能促成這次的學術交流,進一步深化彼此研究室的合作關係,同時帶領本校學生一起與二位教授的研究團隊交流、討論,除了增進同學們的國際視野,也能克服同學們本身對於外語口語能力的擔憂,對於往後同學們出國升學、就業,將有莫大的助益。

7.jpg
 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