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嘉義大學高等教育深耕計畫成果表單
主軸名稱 | 【A主軸】教學創新精進 | |||||||||
成果類別 | ■講座 □工作坊 □課程 □會議 □參訪 □____________ | |||||||||
分項計畫名稱 | 國立嘉義大學通識教育講座實施計畫(通識深化多元學習) | |||||||||
活動名稱 | 大家來解籤──臺灣籤詩面面觀(講師:雲科大漢學所 柯榮三 教授) | |||||||||
活動日期 | 114.09.30 (二) | 活動時間 | 15:20 – 17:10 | |||||||
承辦單位 | 鳳鳴雅集 | 活動地點 | 民雄校區 人文館 J407視聽教室 | |||||||
結案報告公開 | 本人同意將結案報告書公開於高教深耕計畫相關網站。 | |||||||||
*請檢附活動簽到表佐證 | ||||||||||
參加對象 | 教職員 參加人數 | 1 | 學生 參加人數 | 41 | 校外 參加人數 | 0 | ||||
請勾選本次活動相關聯之項目 | ||||||||||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 | □1.終結貧窮 □3.健康與福祉 □5.性別平權 □7.可負擔的潔淨能源 □9.工業化、創新及基礎建設 □11.永續城鄉 □13.氣候行動 □15.保育陸域生態 □17.多元夥伴關係 | □2.消除飢餓 ■4.優質教育 □6.淨水及衛生 □8.合適的工作及經濟成長 □10.減少不平等 □12.責任消費及生產 □14.保育海洋生態 □16.和平、正義及健全制度 | ||||||||
關鍵能力 | □STEAM領域 ■跨領域 ■社會參與 | ■人文關懷 □自主學習 □國際化 | □問題解決 | |||||||
活動內容 | 本場講座聚焦於臺灣在地信仰所孕育出的獨特文學樣式——籤詩。籤詩融合古典詩詞語言、宗教哲理與民間智慧,是一種兼具審美性與實用性的文類。透過分析與語意解讀,本演講將深入理解籤詩;介紹不同的籤詩風格與內容。 同時,廟宇作為文化空間的載體,蘊藏了歷史記憶、藝術美學與地方情感,其所構成的語境為籤詩文學提供了豐厚的背景。本演講不僅介紹廟宇文化中的文學元素,也從語言與敘事的角度出發,帶領學生培養詩意感受與文化詮釋的能力。 本演講有助於落實通識教育中「人文關懷」與「文學素養」的理念,使學生不僅能欣賞在地文學之美,更能理解其背後的人文精神與社會功能,進而深化對臺灣傳統文化的認識。 | |||||||||
執行成果 | 請敘述活動具體成效(如:參與者的收穫、回饋、反應,或Q&A問答紀錄等) 走出人文館 J407 教室時,天空正被午後的光影染上了柔和的色彩,心裡卻還回蕩著方才的語聲。這場名為「大家來解籤──臺灣籤詩面面觀」的講座,像是一場輕緩卻深邃的旅行,帶我們從香火氤氳的廟埕走入文字的縫隙,讓平日習以為常的籤詩,忽然有了另一種重量。 榮三老師的話語溫和卻有力量,他告訴我們,籤詩不是僅供占問吉凶的工具,它更像是一首首生活的詩,一則則命運的寓言。它承載著古典詩詞的修辭,蘊含著宗教哲理的回聲,同時也映照出世世代代民間智慧的流轉。聽著他的分析,我忽然想起小時候隨母親進廟,手中顫抖著搖籤筒的場景。當時不懂,只覺得籤文難以解讀;而如今才發現,那些模糊與曖昧,正是籤詩的美學所在。同學之間的反應也出乎意料地熱烈。有人輕聲驚嘆:「這不就像《詩經》嗎?」有人則微笑著說:「原來籤詩是要留白給我們自己。」在問答的片刻,一位同學提問:為何籤詩總是不給出確切的答案?教授頷首,緩緩回答:「因為人生本無唯一的解釋。籤詩只是讓你在字裡行間,看見自己的影子。」那一瞬間,教室裡靜默得像是時間都凝固了,我聽見心底湧起一種從未有過的感動。 這不僅是一場講座,更像是一面鏡子,映照出我們與土地、與文化之間的關係。原來,在日常裡擦肩而過的籤詩,竟能成為我們重新認識台灣的鑰匙。它提醒我們,所謂文學,不只是課本裡的經典,也不僅是詩人筆下的絢麗,它也可能出現在廟宇的簷角、在一張黃紙上,靜靜等待我們去讀、去解。 於是,當夕陽斜照進校園的樹影時,我心中浮現一句話:籤詩不只是文字,它是土地的低語,是歷史的回聲,也是我們此刻最真切的自我對話。這份體悟,正是這場講座留給我們的禮物。 | |||||||||
檢討與建議 | 請說明執行時所遇到的問題與建議、教師或學生的變化等 一、場地與設備: 視聽教室雖具備投影與音響設備,但在開始階段,投影機與電腦連線出現短暫延遲,造成流程稍有耽擱,影響了講座進行的流暢度。 二、時間掌握: 演講內容豐富,講師欲涵蓋籤詩的歷史、文學特色與社會功能,導致時間稍微超過原定規劃,使得最後的 Q&A 時間縮短。部分學生表達仍有疑問未能提問。 三、學生參與度差異: 多數學生反應熱烈,但仍有少部分學生在演講中保持旁觀,未積極參與討論。可能因為籤詩題材與生活經驗的落差,或缺乏先備知識而難以立即進入狀況。 | |||||||||
佐證資料 | 1.活動照片原始檔案至少提供8張,並請篩選具代表性之照片呈現即可,並請直接以照片內容說明命名為檔名。 2.課程教材、海報、課程學習單或具體成品等。 3.滿意度問卷填寫網址:https://www.surveycake.com/s/86KbG 4.若上述檔案容量較大,請上傳至雲端並提供下載連結。 5.如有校內/校外之新聞稿,請提供新聞稿網頁連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