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嘉義大學高等教育深耕計畫112年活動成果表單
主軸 | 【教學創新精進】:強化資訊自主跨域,精進教學接軌國際(A主軸) | |||
分項計畫名稱 | A3創新思維自主學習:A3-2通識深化多元學習 | |||
成果類別 | □活動 ■演講 □座談會 □工作坊 □課程 □會議 □創作 □其他___________ | |||
活動名稱 | ■通識講座 □創業/就業講座:醬油的發展製作與社會發展變遷 | |||
舉辦日期 | 112年5月1日 | 舉辦時間 | 19:00至21:00 | |
主辦單位 | 酉襄社 | 舉辦地點 | 綜教7樓A32-706智慧教室 | |
人數統計 | (校內) 參加人數 | 17人 | (校外) 參加人數 | 0人 |
活動內容 | 馮老師是這次的演講者,在食科系任教超過二十年,現已退休。 這次的演講主題是醬油,多年的醬油製作經驗,使馮老師把情緒與醬油製作聯想起來,從單純的醬油釀造工藝,昇華為萬物的連結。 馮老師認為菌跟人類一樣,擁有複雜的情感,例如:愛、喜怒、悲哀。 這些超脫世俗的認知,使得老師釀造出的醬油與眾不同,帶有千層的風味。 除了醬油與人文的結合外,老師也介紹了醬油釀造的基本工藝與認識基本的醬油款式。 演講中介紹了台灣早期的醬油釀法,因為早期台灣條件不太好,沒有恆溫的空間,所以會把甕放在大樹底下,用天然的環境製造出恆濕恆溫的空間,釀造出品質一絕的醬油,據說這個方法是從古代一直傳到今朝。 醬油款式則分為豆麥醬油與黑豆醬油,雖然黑豆醬油較貴,但是豆麥醬油卻是最為營養的款式。 | |||
執行成果 | 一、辦理情形: 晚間七點,是一個容易思考的時間。 先由社師做個小開頭,介紹一下馮老師,而後開始了醬油演講。 在大夥兒入場時,會先請他們填簽到表,而後自由入座,在演講中發下問卷讓他們填寫,老師富有激情,以活潑生動的方式講解了其課程,其中混雜了大量的問答,例如老師給我們一張圖,要各位回答看見了什麼? 有些人回答大樹、廠房、甕、推車、地面積水、辛勤工作的工人等等,更有甚者,回答:天空。 老師顯然很喜歡這個答案,這是她第一次聽到。 學生們顯然都很喜歡老師的演講風格,期間,老師帶來了許多不同的醬油要我們品嘗,平常的醬油再細心的品味下,散發不同風味,發現老師說的真的很有道理。 整堂課下來,我們體悟到了人與醬油的聯繫,與她的迷人之處,收穫了醬油不為人知的小秘密,讓以後挑選醬油時多了層保障。 二、反思檢討: 明顯的因為老師的緊湊節奏,讓學員們無暇顧及問卷填寫,毫無保留的暢遊在醬油的天地中。 她們都對這次的演講十分滿意,表單都填到最佳,老師與大家的互動良好,也都積極提問,演講圓滿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