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界專家協同教學成果報告書
一、課程基本資訊 | |||
開課學院 | 管理學院 | 開課單位 | 企業管理學系 |
授課教師 | 吳泓怡 | 業界專家 (服務單位) | 鍾佳容 (嘉義基督教醫院長青園 管理中心主任) |
課程名稱 | 管理學 | ||
必/選修 | ■必修 □選修 | 學分數 | 3 |
教學方式/類別 | □實習課程 ■非實習課程 | ||
開課年級 | ■大學部 1 年級 □研究所 年級 | 實際選課人數/開課人數上限 | 62/- |
業界專家 參與人數 | 1 | 業界專家參與 教學課程 時數及日期 | 時數: 3 日期:2025.05.05 |
◎配合本校遴聘業界專家協同教學實施要點第三點:本人(請簽名) 全學期主持課程教學,並協助業師完成相關教學準備工作,專任(案)教師須於業師協同教學時共同參與及引導教學活動進行。 | |||
二、課程執行情形 | |||
(一) 課程執行資料 | |||
業師授課方式:□ 實務操作教學、實習課程 □ 校外參觀、體驗學習 □ 指導專題製作、專題競賽 ■ 實務經驗分享 □ 輔導證照考試 □ 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 | |||
(二)協同教學內容紀錄 | |||
本課程旨在提升同學之創新思維與永續經營視角,以增強管理決策能力、問題分析能力,以及實務應用與資源整合之能力。本次講座邀請嘉基長青園鍾主任擔任講者,透過實際經營案例,帶領學生深入理解社會福利機構如何從虧損困境中轉型為具備永續營運能力的組織。課堂中,講者循序說明長青園在面臨財務與服務壓力下,如何運用管理相關理論與工具,透過系統性盤點內部資源並深化核心優勢,重建機構的服務價值鏈,進而提升對外部環境變化的彈性應對能力,開展新的永續經營模式。同時,亦分享其如何藉由跨域資源整合,積極與媒體、學術單位等建立合作關係,以提升機構能見度並促進資源互補,形成永續發展的經營機制。課堂設計強調實務分享與互動參與,鼓勵學生主動提問與思辨,經由案例討論深入反思社福組織之管理邏輯與創新轉型之可能性,進而強化對非營利機構實務運作的理解與興趣。最後,鍾主任歡迎學弟妹有機會到長青園參訪,並鼓勵有興趣更深入瞭解長照社福組織的同學可申請至長青園實習或擔任志工。 | |||
三、成效評估 | |||
1.是否達到申請書之預期程效?(請檢視申請書) | 本次業界專家協同教學,確實達成申請書所設定之多元教學目標。課程透過實務經驗導入,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永續經營策略與資源整合之實務操作方式,成功結合管理理論與實務經驗,提升學生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能力。講者所分享之組織轉型歷程,與學生課堂所學緊密連結,讓理論知識在真實案例中得以具體落實,有效強化學習成效。 | ||
2.學生對於業界專家參與授課的反饋? | 學生普遍認為本次講座內容豐富且具高度實務價值,有助於深化其對社會福利機構營運模式與永續轉型策略的理解。多數學生表示,講者所分享的經驗使其得以跳脫課本知識框架,實際感受到管理學應用於社會服務領域的可能性。課堂中業師與學生之間互動良好,講者善於引導學生思辨與參與,營造出積極投入的學習氛圍。整體而言,此次協同教學不僅拓展學生視野,也提升其對非營利組織與公共議題的關注與理解,對學習成效有正向助益。 | ||
3.您對本次引進業界專家協同教學的感想? | 此次業界專家的加入,使課堂學習更貼近社會實務脈動,展現跨領域融合與知識轉化的可能性。講者深入淺出地解析組織轉型歷程,不僅提供豐富的第一線觀點,也激發學生反思自身專業如何回應現代社會需求。透過這樣的教學模式,學生對永續發展、社會責任與公共價值有更深層的體會,亦有助於形塑其未來職涯發展與規劃方向。 | ||
4.產出與後續合作的情形為何?(例如共同指導學生產出作品、與業師所屬場域進一步合作等) | 講者所屬機構具備豐富的社會福利服務經驗與創新轉型實績,並積極提供學生實習機會,使學生能夠深入第一線服務現場,進一步強化其對非營利組織實務運作的理解與體認。未來,雙方可望持續深化跨領域合作,包含共同參與社會創新專題計畫,並透過產學合作促進資源共享與交流。此外,業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密切且具成效,不僅有效整合教學與實務經驗,更展現協同促進議題的能力。建議可將此授課合作模式納入課程設計,以最大化資源配置,達成雙方共同成長的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