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師協同教學:輔導原理與實務

業界專家協同教學成果報告書

一、課程基本資訊 

開課學院

師範學院

開課單位

輔導與諮商學系

授課教師

楊育儀

業界專家

(服務單位)

張語晴

(雲林縣少年輔導委員會)

課程名稱

輔導原理與實務

必/選修

 必修 □選修

學分數

 2

教學方式/類別

實習課程     非實習課程

開課年級

 大學部 一     年級

 □研究所        年級

實際選課人數/開課人數上限

54/60

業界專家

參與人數

1

業界專家參與

教學課程

時數及日期

4月24日(四)下午13:20-15:10

配合本校遴聘業界專家協同教學實施要點第三點:本人(請簽名)           全學期主持課程教學,並協助業師完成相關教學準備工作,專任(案)教師須於業師協同教學時共同參與及引導教學活動進行。

二、課程執行情形

(一) 課程執行資料

業師授課方式:□ 實務操作教學、實習課程 □ 校外參觀、體驗學習

□ 指導專題製作、專題競賽 實務經驗分享 □ 輔導證照考試

□ 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協同教學內容紀錄

  • 課程名稱:諮商基礎-專注與傾聽
  • 教學方式:經驗分享、諮商技巧教導(結合動畫影片)
  • 教學氛圍:學生專注台上講師講解,講師適時與台下學生互動,學生能踴躍發言,氣氛融洽。
  • 教學成效:講師結合自身工作經驗,能讓學生了解到職場上實際發生的事,並在課程講解中添加教學影片,在觀看後與諮商技巧做連結,給予學生情境上的運用。此外,針對學生們提出的意見與想法,給予回饋及說明,能立即了解背後含意。
  • 課程紀錄:
    1. 只聽不說很重要
    2. 專注與傾聽的重要性
    3. 沒有任何人的了解在同一條線上
    4. 助人者的主觀要結合專業而非強加
    5. 對話不如意,仍有轉化機會
    6. 個案話語間表現出「我跟大家都不一樣」,有兩種可能,其一是無法被理解(彰顯自己獨特性)、渴望被關注;另一種是無法融入大家
    7. 對方會依據對你的認識來解讀你說的話
    8. 在評估時,也要思考和核對
    9. 聽懂普通的對話
    10. 在詢問個案感受,對方卻只著重在描述事件要聽懂個案述說事件背後的感受
    11. 往後在和個案陳述事件時加入情緒(教當事人學會說出自己的情緒)
    12. 當事人在對話中巧妙地避開某些字眼要了解他身處的環境
    13. 有些人對於回饋與鼓勵無法正面接受
    14. 有些個案會認為談過去的事沒有用找出過去發生事件的問題所在

三、成效評估

1.是否達到申請書之預期程效?(請檢視申請書)

如同原先預期,業師偕同教學有助於達到本課程目標,對於輔導與諮商學系大一學生在輔導諮商領域的探索有幫助,同時有助於輔導態度與能力之提升。

2.學生對於業界專家參與授課的反饋?

    學生對於業界專家參與授課的回饋佳,根據學生對業界專家授課的評價結果顯示,整體滿意度相當高,七項評分中平均分數皆高於4.4分,顯示學生對課程內容與教學方式普遍持正面態度。其中,「業界專家之教授內容符合本課程學習之需求」獲得最高分(4.90),反映出學生對授課內容的實用性與課程目標的契合程度感到滿意。此外,「有助於提升我的專業技能應用於實務上」(4.83)與「對我的實務學習有正面幫助」(4.83)兩項評分最高,顯示學生普遍認為業界專家的分享有助於將理論與實務連結,提升未來職場的準備度。

    在「有助於提升我對產業界環境的了解」方面,獲得4.79分,呈現出業界專家的經驗分享能協助學生建立對職場現況的認識與理解。而「授課的實務內容比一般課程更能引起學習興趣」則獲得4.67分,顯示專家的實務經驗能有效激發學生學習動機。

3.您對本次引進業界專家協同教學的感想?

很感謝張語晴心理師願意撥空協助,這位業界專家重視教學互動,鼓勵學生發問或表達意見,同時能掌握課堂內的教學氣氛,以及留意學生聽講的反應。整體來說,上課學生對業界專家授課的內容與效果表示高度肯定,尤其在實務連結與職能應用方面最為突出,建議持續邀請此位有豐富實務經驗的講者。

4.產出與後續合作的情形為何?(例如共同指導學生產出作品、與業師所屬場域進一步合作等)

基於這次正向經驗,將持續邀請張語晴心理師前來授課。

講解諮商實際現場面對的狀況,以及可以如何應對
 講解諮商實際現場面對的狀況,以及可以如何應對
觀賞教學影片,讓學生連結情境
 觀賞教學影片,讓學生連結情境
與台下學生進行互動,了解在教學影片中這個情境之下,學生會有什麼反應
 與台下學生進行互動,了解在教學影片中這個情境之下,學生會有什麼反應
進行自身工作經驗分享,從自身出發說明如何應對諮商過程中出現的情況
 進行自身工作經驗分享,從自身出發說明如何應對諮商過程中出現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