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或就業講座:心理師職涯探索與專業定向講座

國立嘉義大學高等教育深耕計畫成果表單

主軸名稱

A主軸】教學創新精進

成果類別

■講座 □工作坊 □課程 □會議 □參訪 □____________

分項計畫名稱

通識深化多元學習

活動名稱

心理師職涯探索與專業定向講座

活動日期

114425

活動時間

下午7時至9

承辦單位

國立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

活動地點

行政大樓A406教室(講師於線上視訊)

結案報告公開

本人同意將結案報告書公開於高教深耕計畫相關網站。

*請檢附活動簽到表佐證

參加對象

教職員

參加人數

生理男

 

學生

參加人數

生理男

6

校外

參加人數

生理男

 

生理女

1

生理女

8

生理女

 

其他

 

其他

 

其他

 

請勾選本次活動相關聯之項目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

1.終結貧窮

3.健康與福祉

5.性別平權

7.可負擔的潔淨能源

9.工業化、創新及基礎建設

11.永續城鄉

13.氣候行動

15.保育陸域生態

17.多元夥伴關係

2.消除飢餓

4.優質教育

6.淨水及衛生

8.合適的工作及經濟成長

10.減少不平等

12.責任消費及生產

14.保育海洋生態

16.和平、正義及健全制度

關鍵能力

STEAM領域

□跨領域

□社會參與

□人文關懷

▓自主學習

□國際化

□問題解決

活動內容

  成為心理師之路對同學們而言既陌生又期待,同學們對於心理師執業的過程有許多好奇,當今心理師的執業型態多元,以行動方式服務各地人群、經營自媒體更是目前的趨勢。由雅涵心理師豐富多元的經驗,分享選擇、經營心理師職涯的心路歷程,讓聽眾了解如何探索自身職涯專業與定位,思考在學時如何為未來做準備,看見自己的價值。

  本次講座邀請王雅涵心理師擔任主講者,帶領學生探索心理師的多元職涯路徑,並分享自身作為行動心理師的實務經驗與心路歷程。活動中,王心理師以生動有趣的方式自我介紹,並引導參與者思考自身對不同工作型態(如個別諮商、公開演講、桌遊設計等)的偏好,強調「了解不喜歡什麼,才能逐步發現真正適合的方向」,鼓勵大家建立屬於自己的工作風格。

  在談及職涯經營時,王心理師指出「能見度」對心理師的重要性。為此,她透過錄製Podcast、撰寫文章、參與廣播與電視節目,以及加入podcaster社群等方式,積極提升自身的社會曝光度。同時也強調人脈連結與合作機會在行動心理師職涯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講座也深入探討心態調適的課題。王心理師分享自己在疫情期間的轉念經驗,提醒大家在不穩定的環境中,需具備勇氣、創意、良好的情緒調節力,以及自我管理的能力。作為一位斜槓行動心理師,她指出「不抱怨,而是尋求改變」的心態,是持續前行的關鍵。

  最後,王心理師分享了自己在參與社工創傷事件後的行動歷程,從情緒感受出發,透過說故事來引導行動,進而產生深刻的成就感。

執行成果

  本次參與人數共15位,回收有效問卷共14份,活動滿意度如附件2

  透過此次講座,學生不僅對心理師的多元職涯發展有了更清晰的理解,也體會到無設限地探索、勇敢跨出每一步,能夠拓展能力、累積經驗,並逐步建立起專屬於自己的職業風格與定位。

檢討與建議

  本次講座以學員實體參與,講師視訊同步的形式進行,視訊同步讓講師方便直接分享社群影片,也增進學員彼此的互動,然而講師和學員直接互動較為困難。學員反饋若未來採取講師視訊的形式,還是希望以開放線上進行,也讓無法實體到場的人可以參與。整體而言,講座成功達成職涯探索與實務認識的目標,並獲得學員高度支持與正面回饋,未來可考慮視講師形式與學生需求,彈性調整參與方式,以提升活動參與度與可近性。

佐證資料

附件1-簽到單

附件3-課程海報

簽到.JPG
 簽到.JPG
開場.jpg
 開場.jpg
同學和講者互動1.JPG
 同學和講者互動1.JPG
同學和講者互動2.JPG
 同學和講者互動2.JPG
同學聽講畫面.JPG
 同學聽講畫面.JPG
全員聽講畫面.JPG
 全員聽講畫面.JPG
Q_A環節,同學向講者提問.jpg
 Q_A環節,同學向講者提問.jpg
最後大合照.jpg
 最後大合照.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