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嘉義大學高等教育深耕計畫成果表單
主軸名稱 | 【A 主軸】教學創新精進 | ||||||
成果類別 | □講座 □工作坊 ■課程 □會議 □參訪 □ | ||||||
分項計畫名稱 | A3-2 通識深化多元學習:通識實踐課程 | ||||||
活動名稱 | 智慧生活與創意設計 | ||||||
活動日期 | 113 學年度第 1 學期 | 活動時間 | 星期五 3-4 節 | ||||
承辦單位 | 通識中心 | 活動地點 | 電物一館 205 室 | ||||
*請檢附活動簽到表佐證 | |||||||
參 加 對 象 |
教職員 參加人數 |
0 |
學生 參加人數 |
32 |
校外 參加人數 |
0 | |
請勾選本次活動相關聯之項目(勾選數量不限,若無可不勾選) | |||||||
聯合國永續發 展目標(SDGs) | □1.終結貧窮 □2.消除飢餓 □3.健康與福祉 █4.優質教育 □5.性別平權 □6.淨水及衛生 █7.可負擔的潔淨能源 □8.合適的工作及經濟成長 □9.工業化、創新及基礎建設 □10.減少不平等 □11.永續城鄉 □12.責任消費及生產 □13.氣候行動 □14.保育海洋生態 □15.保育陸域生態 □16.和平、正義及健全制度 □17.多元夥伴關係 | ||||||
關鍵能力 | █STEAM 領域 □人文關懷 □問題解決 █跨領域 □自主學習 □社會參與 □國際化 | ||||||
活動內容 |
希望讓學生藉由這門課程擁有利用 Arduino 微處理器開發跨領域互動裝置的能 力,首先 Arduino 軟體介面 Ardublock 的操作,以及韌體的架構和如何開發韌體硬 體平台的介紹,以及感測器的簡介 Arduino 微處理器不但可以依所收集到的訊號即 時反應,還可以透過網路或是藍芽進行遠端操控,並收集感測器資料,以利日後應 用在控制居家與就業環境,學習感測設備應用於智慧家庭與無線控制家電設備。 | ||||||
執行成果 |
辦理情形: 希望讓學生藉由這門課程擁有利用微處理器開發跨領域互動裝置的能力, 微處 理器不但可以依所收集到的訊號即時反應,並收集感測器資料,以利日後應用在控 制居家與就業環境,學習感測設備應用於智慧家庭控制家電設備。本學期共讓學生 操作實踐以下單元:
1.偵測可變電阻模擬環境類比訊號電路並實作 LED 燈調光器 2. 使用 Arduino 紅外線線路防盜系統 3. 光感測器應用在控制環境 4. 光感測器的介紹與實作與應用在控制環境(燈光明暗) 5.家庭場域智慧燈光之設計與控制 6. 職業場域智慧燈光之設計與控制 7. 溫溼度感測器的安裝與與實作 8. 溫濕度計感測元件的應用:控制智慧風扇(自動開風扇調節溫度) 9. 將超音波感測模組設計與蜂鳴器結合成距離感測與倒車警報系統 10. 利用 Arduino 控制馬達轉動並交受 PWM 電路 11. 模擬控制交通號誌紅綠燈 |
檢討與建議 (課程反思檢討) |
大一新生大都還不具備程式能力,如何輔導學生去同時學習 C 與其他程式語言 是一項重要任務,此門課搭配 Arduino UNO 微處理器與相關感測器硬體的控制能大 幅幫助他們學習程是語言的動機,修習本通識課程大都為理工科系的大一學生,但 上課中發現利用 Ardublock 積木式教法能讓學生無形中不畏懼輕鬆學習電子電路與 物聯網的內容,大部分學生都能完成交付的實作課題。
但對於少數 3-4 位學生還是認為通識課程是一個可輕輕鬆鬆不用學習就能修得的 學分,如何鼓勵並糾正他們的學習態度是日後必須加強的工作。 |
佐證資料 | 請依序填寫檢附資料, 1.學生作品 2.問卷表 4.上課照片與影片(已上傳到雲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