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社群結案報告:微積分教學精進

國立嘉義大學教師專業成長社群成果結案報告

社群名稱:微積分教學精進社群

社群類別:經驗交流組 □產學研發組 □創新教學組

社群性質:STEAM領域□人文關懷□自主學習□跨領域□國際化□其他_____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請勾選本計畫相關聯之項目(非必填,勾選數量不限)

1.終結貧窮□2.消除飢餓□3.健康與福祉■4.優質教育□5.性別平權□6.淨水及衛生

7.可負擔的潔淨能源■8.合適的工作及經濟成長□9.工業化、創新及基礎建設

10.減少不平等□11.永續城鄉□12.責任消費及生產□13.氣候行動 14.保育海洋生態

15.保育陸域生態□16.和平、正義及健全制度□17.多元夥伴關係

社群召集人:翁章譯

系所單位:應用數學系

連絡電話:0972603625

E-mailpweng@mail.ncyu.edu.tw

社群成員資料:

系所

成員姓名

授課科目/專長

應用數學系

彭振昌

微積分/動態系統

應用數學系

陳嘉文

微積分/人工智慧技術

應用數學系

吳忠武

微積分/機率統計

應用數學系

陳昇國

微積分/幾何學

應用數學系

胡承方

微積分/作業研究

應用數學系

潘宏裕

微積分/醫學統計

應用數學系

莊智升

微積分/最佳化理論

應用數學系

翁章譯

微積分/計算數學

應用數學系

楊洪鼎

微積分/空間統計

應用數學系

李信儀

微積分/矩陣分析

 

成果記錄列表:

項目

活動日期

活動名稱

主講者

1

113.08.27

113學年第1學期微積分教學精進社群微積分輔導員會議

莊智升助理教授

2

113.11.14

113學年第1學期微積分教學精進社群邀請演講

蔣俊岳教授(虎尾科技大學數理教學中心)


社群活動

活動場次一

一、活動資訊:113學年第1學期微積分教學精進社群—微積分輔導員會議

主題:輔導員培訓

講者:莊智升

時間:11382709:00 -12:00

地點:A16-704

二、出席人員:社群成員 4 人,非社群成員 1 人,學生 19 

三、活動內容:

  1. 本學期微積分輔導事項報告。
  2. 輔導員申請資料的說明。
  3. 舉辦輔導員微積分概念理解評估。

四、活動Q&A

莊老師首先介紹新進輔導員在教學上比較容易遇到的問題及如何準備第一次微積分助教演示,透過一些微積分主題包括極限,連續,微分,積分,微積分基本定理的講解,讓在場微積分輔導員能基本明瞭各個主題如何去講解,重點是如何透過此次會議能讓微積分助教確實在課堂中充分地發揮效果,能有效率地幫助需要協助的學生,甚至進一步地可以提升學生在微積分上的成績不管是在小考,會考以及期末考上的協助。

五、本活動與教師成長之相關分析或具體方案之說明:

社群教師協助並參與新手輔導員的培訓,了解初任輔導員在教學中面臨的挑戰與困難。

六、檢討與建議(活動反思檢討)

本次活動圓滿完成。雖然一年才舉辦一次的輔導員會議,略顯不足,但在未來如果經費允許下,能多舉辦類似會議的活動,讓新手的輔導員透過這些會議,了解及明瞭如何在課堂上確實地幫助學生,讓學生透過微積分助教演習課,能從中學習繼而引發興趣,因此輔導員會議在微積分教學上是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也是不可或缺的環節。


活動場次二

一、活動資訊:113學年第1學期微積分教學精進社群邀請演講

主題:關於L‘Hopital’s rule 的幾個教學心得

講者:蔣俊岳教授(虎尾科技大學數理教學中心)

時間:113111410:10-12:00

地點:嘉義大學蘭潭校區理工大樓A16-808

二、出席人員:社群成員 6 人,非社群成員 1 人,學生 11 

三、活動內容:

極限為學習微積分的第一道關卡,在工科的教學中,著重在於七類不定型的極限類型求解,特別在運用L‘Hopital’s rule,若沒有特別針對題目的特徵做分類以及簡化,往往運用後之極限求解更加複雜,本次演講除了講述一些求解上的註記,並將提供幾個特別題型上的推導。

四、活動Q&A

藉由準備的幾個問題,與在場的教師和學生進行互動,共同討論如何提 升教學能力。

五、本活動與教師成長之相關分析或具體方案之說明:

蔣俊岳教授曾經是通識中心主任,並且連任二屆,這個經歷充分展現了他在教學上的豐富表現。本次演講能邀請到他來本系,分享他的豐富教學經驗,我們透過此次演講能深刻體會蔣老師如何引導學生思考與學習,這正是我們應該學習的寶貴之處。

六、檢討與建議(活動反思檢討)

蔣俊岳教授在演講中積極參與,不僅詳細地介紹微積分重要的主題關於L‘Hopital’s rule,除了介紹課本上的基礎知識外,還引用了中研院數學期刊特輯裡的重要知識,藉此引起我們的興趣以及更深一步地討論與深入互動。


社群執行成效

一、社群活動概述:

社群活動除了幫助新手輔導員能迅速地進入狀態外,也積極地促進校內教師間的教學經驗交流,更期望藉由校外優秀教師的豐富的經驗分享,提升校內教師的教學水平。

二、整體活動執行成果效益:

()教師方面:

透過社群活動,促進教師間的交流與教學經驗分享,並一起共同提升教學能力。

()學生方面:

透過輔導員的培訓以及輔導員對課業有問題學生的再次輔導,旨在改善學生的學習評量成果,並確保其學習品質。同時,輔導員的培訓也有助於進一步地提升輔導員本身的專業能力。

三、社群召集人及成員之意見與回饋:

社群活動提供每位老師藉由此機會共聚一堂,分享彼此的教學困難與心得,並透過集思廣益互相支持與成長。

四、社群反思檢討:(如社群活動是否符合教師所需,對於教師自我成長的助益,或活動執行之困難處等)

1.知識分享與學習透過參與社群活動,教師能與其他學校的同仁分享教學經驗和方法,擴展專業知識,了解不同學校的教學實踐,並學習創新的教學策略與方法以及可以適當地運用在自己的教學課堂上。

2.借鏡成功案例教師參與社群活動時,可以借鏡他校的成功教學方案,瞭解哪些方法、教材或工具並取得良好效果。

3.教學專業成長參與社群活動為教師提供持續學習和成長的機會,促進個人及專業發展,並提升輔導員的學習體驗。

4.建立合作關係社群活動為教師建立合作關係提供平台,促進與其他學校教育同仁之間的聯繫,共同解決教學難題,並在專業發展上相互支持,共創美好的教學環境。

老師與學生共同聆聽
 老師與學生共同聆聽
蔣俊岳教授分享教學經驗
 蔣俊岳教授分享教學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