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嘉義大學教師專業成長社群成果結案報告
社群類別:■經驗交流組□產學研發組□創新教學組
社群性質:□STEAM領域□人文關懷□自主學習■跨領域□國際化■其他:繪本創作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請勾選本計畫相關聯之項目(非必填,勾選數量不限)
□1.終結貧窮□2.消除飢餓□3.健康與福祉■4.優質教育□5.性別平權□6.淨水及衛生
□7.可負擔的潔淨能源□8.合適的工作及經濟成長□9.工業化、創新及基礎建設
□10.減少不平等□11.永續城鄉□12.責任消費及生產□13.氣候行動 □14.保育海洋生態
□15.保育陸域生態□16.和平、正義及健全制度□17.多元夥伴關係
社群召集人:蕭至惠教授
系所單位:行銷與觀光管理學系
連絡電話:2732841
E-mail:chihhui@mail.ncyu.edu.tw
社群成員資料:
系所 | 成員姓名 | 授課科目/專長 |
行銷與觀光管理學系 | 蕭至惠 | 行銷管理 |
視覺藝術學系 | 謝其昌 | 繪畫創作 |
外國語言學系 | 張淑儀 | 兒童英語教學、兒童讀寫發展 |
木質材料與設計學系 | 夏滄琪 | 紙質文物保存與維護 |
應用化學系 | 連經憶 | 分析化學、科普教育推廣 |
成果記錄列表:
項目 | 活動日期 | 活動名稱 | 主講者 |
1 | 2024.4.10 | 鳳梨的開發與運用 | 蕭至惠老師 |
2 | 2024.4.17 | 兒童繪本的腳本注意事項 | 夏滄琪老師 |
3 | 2024.5.08 | 兒童繪本的製作與分工 | 謝其昌老師 |
4 | 2024.5.15 | 鳳梨知識研習 | 陳映延先生 |
5 | 2024.5.25 | 鳳梨葉利用說明 | 夏滄琪老師 |
產出研究 著作 | 本期成果項目 | 發表數量 | 名稱 |
□期刊論文 | ○件 |
| |
□出版著作 | ○件 |
| |
□研討會論文 | ○件 |
| |
□技術報告 | ○件 |
| |
申請計畫 | □科技部計畫 | ○件 |
|
□產學合作 | ○件 |
| |
□教育部計畫 | ○件 |
| |
□其他計畫 | ○件 |
| |
其他產出 | 一本食農雙語兒童繪本(書名:嘉寶的神奇大冒險-鳳梨篇) |
社群活動
活動場次一
一、活動資訊:
主題:鳳梨的開發與運用
講者:蕭至惠
時間:2024.4.10
地點:嘉義大學夏滄琪老師研究室
二、出席人員:社群成員5人,非社群成員0人,學生1人
三、活動內容:
因執行高教深耕計畫,以本校教師具特色之研究為主題,利用繪本的方式將研究成果科普化,轉化為適合小學生閱讀的繪本,因此本次活動主要先由教師社群召集人-蕭至惠老師說明歷年出版嘉寶兒童繪本的特色,接下來討論嘉寶鳳梨繪本製作流程及時間規劃,並進一步分配各參與老師所負責的項目及需提供之資料。此外,亦說明鳳梨的開發與運用。
四、活動Q&A:
Q1:繪本預訂正式出版時間為何?
A1:預計於暑假期間完成初步定稿,並於10月底前出版印刷。
Q2:是否規劃下次開會時間?
Q2:是,預計於暑假期間參訪鳳梨田,實際了解鳳梨生態,再進行繪本內容之精修。
五、本活動與教師成長之相關分析或具體方案之說明:
本活動透過繪本的製作,將不同校區及專業教師之知識相互整合,參與教師從繪本製作階段到正式出版間,以不同專業觀點提供意見並探討可能之修改方向與策略,彼此共同學習及克服相關之問題。
六、檢討與建議(活動反思檢討):
本次來自四個不同學院五個不同科系老師共同參與製作兒童繪本,我們五位老師各自用不同專業提供未來製作兒童繪本的可能製作方向,我覺得是一次很好的交流與學習。
活動場次二
一、活動資訊:
主題:兒童繪本的腳本注意事項
講者:夏滄琪老師
時間: 2024.4.17
地點:嘉義大學張淑儀老師研究室
二、出席人員:社群成員5人,非社群成員0人,學生1人
三、活動內容:
因嘉義縣市主要農產品之一是鳯梨,除鮮食外及加工做成大家所熟悉的鳯梨酥外,採收鳯梨後的廢棄物-葉子有極高的利用價值,本校木質材料與設計學系夏滄琪老師是台灣著名的文物保存專家,同時進行鳯梨葉之加工再利用研究,取鳯梨葉之纖維後做不同的利用,例如造紙、製作鳯梨纖維運動毛巾、將鳯梨纖維與PLA混合後製成可分解一次性之餐具,除了提高鳯梨植株的利用率及價值外,更以對環境更為友善的方式進而解決農業廢棄物的問題,因此,本研究團隊決定將「鳯梨」當成本年度繪本主題,除了介紹鳯梨植株外,繪本的重點是農業廢棄物-鳯梨葉之再利用,傳遞「環保」、「永續」的概念,因此本次活動邀請夏滄琪老師講解如何取得及有效地利用鳯梨纖纖,此外,亦說明鳳梨知識應用於兒童繪本腳本的注意事項。
四、活動Q&A:
Q1:是不是每一種鳯梨葉都可以用來取得纖纖?
A1:不是,為了得到品質良好的纖纖,必需選用較長且較寬的鳯梨葉,這樣才能取得比較長的纖維,有些鳯梨葉很短,就不適合用來取纖。
Q2:要取得鳯梨纖纖不是那麼容易,那價格會不會很貴?
Q2:會,取得鳯梨纖纖的成本很高,雖然如此,仍需進行相關的研究,這樣才有機會嘗試開發出可以大量生產鳯梨纖纖的流程,進而降低成本,最重要地,最終目的是此舉可以解決農業廢棄物的問題。
五、本活動與教師成長之相關分析或具體方案之說明:
透過本次活動讓参與繪本創作的老師及同學了解鳯梨除了吃以外,還有許多其他方面的利用,這樣才能構思繪本架構,選出要放在繪本中的主要內容。
六、檢討與建議(活動反思檢討):
由於本團隊來自五個不同科系老師,彼此專長與差異甚大,由於本年度兒童繪本的製作主題為鳳梨篇,由於本校木質材料與設計學系夏滄琪老師是台灣著名的文物保存專家,他亦是研究鳯梨葉加工再利用的專家,所以為了避免繪本內容的撰述或繪製的錯誤,及希望強化繪本內容的深度,我們邀請夏滄琪老師分享鳯梨葉纖維的利用知識,避免日後兒童繪本的腳本出現錯誤,我覺得這是一次很好的交流與學習。
活動場次三
一、活動資訊:
主題:兒童繪本的製作與分工
講者:謝其昌老師
時間: 2024.5.8
地點:嘉義大學謝其昌老師研究室
二、出席人員:社群成員5人,非社群成員0人,學生1人
三、活動內容:
這次的團隊合作跨越五個科系,因此,溝通彼此於兒童繪本的製作與分工是一件相當重要的一件事。繪本顧名思義應該是以圖畫為主,利用圖畫中之場景、人物等說明以表達意思,但本校以嘉寶為主角的繪本,希望以較活潑、精簡的方式傳達科學知識,與一般市面的繪本相比,文字說明較多,除了中文外,繪本還加入了英文翻譯。在這一次活動中,邀請視覺藝術系謝其昌主任解說「繪本」與「插畫」之不同,「繪本」應以圖為主,文字盡量精簡,用圖來說故事;「插畫」則以文字說明為主,圖為輔。了解二者之區別後,才能討論本次之創作形式是「繪本」或「插畫」。
四、活動Q&A:
Q:因繪本內容中還是需要有一些較為專業的科學內容,如果使用圖片說明不清楚,要如何處理?
A:可以將詳細的說明內容放在繪本的最後,以附錄的方式呈現,這些詳細說明學生不一定完全了解,但繪本是可以由家長帶著小孩一起閱讀,所以用這樣的方式,讓有需要的家長查閱,同時應該要加上資料的出處,提供需要時查詢。另外,也可以將資料放在雲端硬碟,在繪本相關的地方放上QR Code,可以再討論要使用哪一種方式呈現。
五、本活動與教師成長之相關分析或具體方案之說明:
透過本次活動讓参與繪本創作的老師及同學了解「繪本」與「插畫」之不同,經討論,確認本次創作將是「繪本」,所以文字不會那麼多,需要進一步解說清楚的內容,則以附錄的方式呈現,提供有需要的人自行查閱。
六、檢討與建議(活動反思檢討):
由於這次的團隊合作跨越五個科系,因此,溝通彼此於兒童繪本的製作與分工是一件相當重要的一件事。由於本次出版的圖書是繪本,經過此次溝通,我們五位老師對於兒童繪本的製作與分工有進一步的共識,決定採取的創作形式是「繪本」不是「插畫」。
活動場次四
一、活動資訊:
主題:鳳梨知識研習
講者:陳映延
時間:2024.5.15
地點:嘉義縣民雄鄉打貓果菜生產合作社
二、出席人員:社群成員5人,非社群成員0人,學生1人
三、活動內容:
本次活動參訪了嘉義縣民雄鄉主要之鳳梨生產採收基地,經由陳映延理事及其團隊介紹鳳梨之相關特性及利用,並至田間觀察鳳梨生長情形,同時拜訪旺萊山,了解除鮮食外,鳳梨的加工及其他應用內容,藉由實際參觀,瞭解企業之經營理念及推廣民雄鳳梨之模式。
四、活動Q&A:
Q:鳳梨生產過程中,您們是否考慮以綠色、永續之理念經營?
A:面對鳳梨產業,希望除了鳳梨可食用部位,同時開放其他廢棄部位之應用,如鳳梨莖、葉(製成酵素、紡織品等),以增加經濟價值,從而提高農民收入。同時積極參與鳳梨田間之相關檢測,期望將碳循環之概念引進田間。
五、本活動與教師成長之相關分析或具體方案之說明:
本次活動深入探訪鳳梨產業鏈之脈絡,透過實地訪查,學習校園內較難接觸之部分,瞭解鳳梨實際生長、田間施藥、推廣販售所需經歷之難處;並同步與鳳梨酥業者探討產業轉型及產品行銷之策略。可作為師長日後教學時之實際案例。此外,本次活動彙集各學系之教師,將同時以不同之觀點分析案例,以拓展參與者之視野。
六、檢討與建議(活動反思檢討):
師長們此次透過實地拜訪民雄鄉打貓果菜生產合作社,學習到了諸多知識,亦得以瞭解鳳梨實際生長、田間施藥、推廣販售等相關經營事務,這些都有助於豐富師長日後教學的內容。
活動場次五
一、活動資訊:
主題:鳳梨葉利用說明
講者:夏滄琪
時間:2024.5.25
地點:嘉義大學蘭潭校區木材利用工廠
二、出席人員:社群成員5人,非社群成員0人,學生1人
三、活動內容:
藉由食農教育之舉辦,使民眾更加深入瞭解農業廢棄物之應用及價值,同時以DIY之體驗課程,激發參加者之好奇心,從而提高對相關產業之關注。
四、活動Q&A:
Q:鳳梨廢棄物除了製作手工紙跟酵素,還有什麼用途呢?
A:除了可萃取酵素的莖、抽取纖維之葉,更可將無法抽取纖維較短之葉片烘乾、磨成粉末,與可分解塑膠共同混煉,製成可分解之環保餐具。
五、本活動與教師成長之相關分析或具體方案之說明:
本次活動主要針對對象為一般民眾,不同於企業及學界之觀點,更能深入社會,瞭解民眾對於新產品之好奇心及接受度,使教師在進行教學及研究時,能更加貼近實際現況,避免培養之人才與社會無法接軌。
六、檢討與建議(活動反思檢討):
本次鳳梨繪本團隊的五位師長出席的這場次活動,本活動針對的主要參與對象為一般民眾,所以除了講解鳳梨葉的知識之外,亦提供DIY體驗課程,滿足五位師長想要更加瞭解鳳梨應用於創新產品之好奇心。
一、社群活動概述:
本社群為五位科普童趣繪本開發團隊的師長共同組成,運用高教深耕計畫的資源,希望利用雙語兒童繪本的方式將鳳梨的知識科普化,同時轉化為適合幼童們閱讀的繪本,因此,我們除了先由教師社群召集人-蕭至惠老師說明歷年出版嘉寶兒童繪本的特色,接下來團隊成員亦共同討論鳳梨繪本的製作流程、時間規劃,並進一步因應各位參與的專長,著手分配各位參與老師所負責的項目。
二、整體活動執行成果效益:
由於五位科普童趣繪本開發團隊的師長之專長都不同,在共同參與製作兒童繪本的近半年以來,我們五位老師各自提供不同專業協助製作兒童繪本,我覺得是一次很好的交流與學習。此外,年底之前,我們亦將出版一本書名為嘉寶的神奇大冒險-鳳梨篇的兒童繪本。
三、社群召集人及成員之意見與回饋:
由來自四個不同學院五個不同科系老師帶領各自的學生,共同參與製作雙語食農教育兒童繪本,我們五位老師及參與的學生都覺得可以利用各自的不同專業,共同參與一本雙語食農教育兒童繪本的製作,不僅是一個很棒的學習經驗,也建立了以後我們可以與其他跨領域的專家進行合作的信心。
四、社群反思檢討:(如社群活動是否符合教師所需,對於教師自我成長的助益,或活動執行之困難處等)
這個社群的設立,提供了科普童趣繪本開發團隊的五位師長溝通開會的餐費及印刷雜支的相關費用的補助。此外,這個社群活動很貼近符合我們五位教師所需,而且也擴大了我們五位教師增廣見聞的機會,對於我們五位師長的自我成長的助益極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