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國際交流補助成果報告-張心怡老師

計畫主持人: 生化科技學系張心怡

日期:113年8月26日-8月30日

訪問國家/城市/機構:泰國/清邁

泰國清邁大學


活動成效

嘉義大學與國外姐妹校-日本香川大學和泰國清邁大學每兩年輪流舉辦臺泰日三校SDGs論壇,今年則由泰國清邁大學舉辦第三次SDGs三校研討會,本次議題是「Strategies for Climate Action and Mitigation of Climate Change Impacts」。此次會議分成七項議題,我與學生主要是參與「Health」和「Student」分項。在「Health」分項中,總共有9位學者口頭演講,其中我的演講主題是「Dermal lipogenesis inhibits Adiponectin production in human dermal fibroblasts while exogenous Adiponectin administration could prevent UVA-induced cutaneous photoaging」,預計未來兩年與香川大學和泰國清邁大學師生互相交流cell aging和obesity的相關研究。此外,本次參加國際交流的5位學生共有2個口頭報告和2個海報報告,陳姵蓉同學口頭發表的題目為「Downregulation of XRCC3 expression enhances EGCG induced cytotoxicity and growth inhibition in non-small lung adenocarcinoma A549 cells.」,劉育錡同學的口頭報告題目是「Synthesis and Application of Pyrene Derivatives with α-Ketoamide: Roussin’s Red Ester as Nitric Oxide Donors」,陳伯諺同學的海報報告題目是「To explore the regulatory mechanisms of extracellular matrix stiffness and NOX4oxidase on the expression of NLRP3 in colorectal cancer cells」和張宇舜和王毓媜同學共同發表海報題目是「In Vitro Investigation Of The Safety and Biological Activity Of Agarwood Leaf Tea」。值得嘉許的是,本次參加的劉育錡同學奪得學生口頭發表第1名。在student section workshop,本次參加國際交流的學生與清邁大學和香川大學的學生分散在不同組別,一起討論環境永續的議題。在當天的competition中,王毓媜同學參加的組別獲得「student workshop award」第二名,而張宇舜和陳伯諺同學參加的組別則獲得「student workshop award」第一名。本次國際交流,成果豐碩,除了老師1個專題演講,2個學生口頭發表和2個學生海報發表,並獲得學生口頭報告第一名,與「student workshop award」第一名和第二名 。所有學生不但有豐富的學術的交流,還與香川大學和泰國清邁大學學生參觀交流與分享SDG議題,收穫滿滿。


學習成效說明

1. 經過本次三校聯合論壇的交流活動可以看出各校在學術上的發展,各有各自的強項及相對專業的領域,我的海報題目 In Vitro Investigation Of The Safety and Biological Activity Of Agarwood Leaf Tea 在海報競賽的過程之中,不少與會的老師及同學對於所研究的內容有興趣,同樣的在其他同學所展示的海報內容,也有會讓我感興趣的研究,更進一步的在專業領域相互交流,在文化交流上,藉由各校展演可以一窺各自的文化,藉由談話交流,更深入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處事方式以及生活樣態,同時也可以展現台灣的各種樣貌給予外國同學及師長。

2. 在參加三校聯合辦的活動時,學到很多,也是我第一次用全英文來報自己的研究報告「To explore the regulatory mechanisms of extracellular matrix stiffness and NOX4 oxidase on the expression of NLRP3 in colorectal cancer cells」。很開心自己有這個機會跟其他國家的學生一起比拼,雖然最後的海報報告比賽沒有得獎,但是我覺得原本對全英報告會有點膽怯,但是經過這一次的經驗後,讓我感覺我更有勇氣的去用英文去報告且回答。 

3. 透過參與這次的計畫,我有了非常不錯且豐富的體驗。這次前往泰國清邁之目的,主要是參與本次的三校永續論壇,旨在學生與師長們共同交流與探討針對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從氣候變遷、健康、食物、科技、社會及觀光等領域進行全面的學術上探討,我在參與的過程中透過其他來自日本或泰國以及同樣來自台灣的參加者們的發表,對每個人在各個領域所做出的貢獻與研究,學習到了許多新知識。由於大家都來自於不同的領域,所以這樣的經驗無疑是拓展了我自己的視野,讓我不禁思考或許未來自己也能透過跨界合作,來達到永續發展之目標呢。不過另一方面,也因為著面對的是不同領域的人,所以在理解各方的研究成果發表上難免會遇到一些聽不懂的情形,這是我必須思考要如何克服的。除此之外,由於參與的全程都是使用英語,甚至是日語與對方學校進行對談與交流,所以這次的經驗也進一步地讓我對自己的語言能力有了新認識與精進的機會。

4. 


體驗活動及文化交流概況

1. 參與論壇第一天聽取各校的師長講述各自的研究成果,每個老師在各個領域都有不同的專研,也讓我在這過程中看到不同的層面去發想未來在實驗上有可能面對到的各種問題,在學生海報競賽中可以看到來自各校不同的學生研究成果,在各個領域都有各自不同的學術呈現方式,在這過程中可以看到因為領域的不同,所呈現的學術成果方式也不相同,也讓來自不同研究領域的大家互相的交流學習,也可以看出各校各師長目前的研究方向,以及對未來研究趨勢的展望,在晚宴時由三校各自表演在地的文化展演,更快速的讓身處於不同成長文化背景下的人能夠快速地了解到當地的特色以及傳統,在第二天的學生論壇由清邁大學帶領著學生去到kaomai lanna resort移地參與與參訪當地的文化保存及動植物保存在永續發展的目標下能夠為台灣、日本、泰國這三地或者是當地的社區做出什麼樣子的貢獻,這個活動也讓三地的學生交流在短短的時間內,想出解決方案而有更熱烈的交流機會,也讓各自小組的成員有著共同的奮鬥目標去努力,在這之中也可以看出各個成員間的合作默契,學生論壇的成果發表上在我所身處的組別裡,各自成員間不論是在想法提出上,還有團隊的分工上都合作無間,在競賽中獲得了唯一最大獎的殊榮,在與會論壇的時間裡,親身體會的不單單只有學術上的成長,更多的是去體會當地的飲食、生活、文化,在這整個過程中獲益匪淺。

2. 第一天晚上的晚宴,我的座位旁邊都是坐香川大學的學生,因為我的個性比較外放,所以我就瘋狂地用英文問他們問題,原先可能會對日本人比較不會說英文有這個刻板印象,但是當我跟他們開始聊天的時候,發現他們是可以用很流利的英文來對話的,而且他們人都很友善,雖然晚宴的時候硬聊是有點尷尬,但他們總是帶著微笑,很有親和力晚宴文化交流的時候也看到了其他兩國的在地文化舞蹈,我有被他們的表演震撼到,他們十足用心的準備,我覺得我們可以再加油。泰國學生的部分讓我比較印象深刻的是第二天,我們有一個學生報告比賽,而我有幸被分配到一個很活潑的團隊裡,裡面其中有一個泰國學生 Leo,他讓我最印象深刻,他十分健談且想法及英文都很好,他讓我感受到泰國人獨有的熱情,感受真的很好。非常喜歡泰國清邁大學這一次安排的活動,整個流程可以感受到他們滿滿的用心,很開心有機會可以參加這一次的活動。

3. 

在參與活動上,首先是在三校永續論壇發表海報,這是最讓人緊張的部分。評審師長們會針對發表內容進行討論並提問接著評分,在這一方面發表人如何進行說明便顯得十分需要技巧。如何在足夠短的時間內,進行足夠吸引聽眾,也足夠淺顯易懂的解說,並不是一個容易達成的目標,這是本次發表的經驗帶給我的新體會。另一方面,student session主要是讓三方學生分組參與、討論,針對議題作發表。這一部分也是最有挑戰性的,由於同一個團隊裡面有著來自各地的參加者,所以如何溝通、如何領導團隊便更值得下功夫也更具技巧性。不過在這一部分也能更加深刻地與日本、泰國以及同樣來自嘉義大學的其他同學進行交流,增加彼此的認識。在晚宴上,三方學校各自準備特別演出,展示了來自各地的熱情與魅力,我們也藉此更認識了泰國與日本的同學,深厚了彼此之間的認識、互相交換聯絡方式等。

另一個讓我驚艷的是,在空閒時間,我們在清邁市區探索遇到部分的泰國人能使用中文進行溝通。雖然大部分人都還是只使用泰語與簡單的英語,但交流上並不會有什麼太大的困難。


4.


提供未來參與學生建議

1. 放寬心去跟其他人交流,不論是與會論壇的學生也好,或者是當地人,保持著開闊的心去面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可以看到不同以往的觀點或者是不同文化的差異之處,都是很有趣且寶貴的經驗,就算英文不那麼通暢也沒關係,人跟人之間的交流有時不僅限於語言上,有些時候小小的舉動可以讓雙方都意會到彼此的意思這樣就夠了。

2. 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值得參加的活動,我真的因為這一次的活動認識到了不同國家的人,也同時體驗到泰國當地很酷且獨有的文化,雖然準備報告比賽會有一點累,但是三天體驗下來完全是覺得很值得的。然後如果出去參加活動我覺得就不要太害羞,雖然大家都互相不認識。但如果自己都不敢跟別人開口聊天,別人高機率也會跟你一樣,所以就盡量多開口講話不要太害怕說英文。

3. 可以針對日常使用到的用語學習一些當地的語言。雖然翻譯軟體與AI非常便利,但相信直接用表達的一定可以縮短更多溝通的時間的。

當地飲食習慣較著重香料的使用,在飲食方面雖然並不斷言餐餐都是如此,但八成以上的料理都有著濃厚的香料味與辛辣味,對於腸胃比較不好或者身體比較敏感的人來說是一個挑戰,建議有需求者可以隨身攜帶腸胃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