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巡禮] 布袋鹽田人文及鳥類生態(雙語)

國立嘉義大學高等教育深耕計畫成果表單

主軸名稱

A主軸】教學創新精進

成果類別

□講座 □工作坊 課程 □會議 □參訪 □____________

分項計畫名稱

A2-1嘉義巡禮在地鏈結

活動名稱

[嘉義巡禮] 布袋鹽田人文及鳥類生態

活動日期

2024/11/9

活動時間

8:00-17:00

承辦單位

通識教育中心/OOO

活動地點

嘉義縣布袋鎮/義竹鄉

*請檢附活動簽到表佐證

參加對象

教職員

參加人數

 

學生

參加人數

15

校外

參加人數

 

請勾選本次活動相關聯之項目(非必填,勾選數量不限)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

1.終結貧窮

3.健康與福祉

5.性別平權

7.可負擔的潔淨能源

9.工業化、創新及基礎建設

11.永續城鄉

13.氣候行動

15.保育陸域生態

17.多元夥伴關係

2.消除飢餓

4.優質教育

6.淨水及衛生

8.合適的工作及經濟成長

10.減少不平等

12.責任消費及生產

14.保育海洋生態

16.和平、正義及健全制度

關鍵能力

STEAM領域

□跨領域

社會參與

人文關懷

自主學習

□國際化

□問題解決

活動內容

這門課程分為3個單元:這三個單元設計融合自然觀察、科技認知與文化體驗,讓學生在實作中學習,從不同層面體會生態與文化的深度聯繫,並提升對永續發展的理解與關注。

單元11.5小時):

布袋濕地生態公園:活動以導覽與實作相結合,首先介紹布袋濕地的生態特性,包括當地的鳥類多樣性、棲地特色以及濕地的經營管理歷史。透過專業解說,學生將了解濕地對生態系統的重要性以及其在氣候調節和生物多樣性保護中的角色。接著進行實地鳥類觀察,教導學生正確使用望遠鏡,辨識常見鳥種及記錄其行為,培養野外觀察與記錄的技能。

 

單元21.5小時):

韋能能源嘉義義竹綠能生態教育館:活動聚焦綠能科技與永續發展,解說太陽能發電的原理與實際運作,並探討如何在能源需求與生態保護之間取得平衡。學生可親身操作太陽能發電設備的簡易模型,加深對綠能科技的理解。同時,討論太陽能設施對濕地與周圍生態的影響,啟發學生以多元角度思考未來能源與環境的共存方案。

單元35小時):

洲南鹽場:以鹽業文化與生產體驗為主題,從鹽業的歷史與文化價值出發,講述鹽場的發展與傳承過程,並探討鹽田景觀與生態棲地的互動關係。在實作部分,學生可參與傳統鹽製作過程,包括曬鹽、刮鹽等活動,親身感受傳統技藝的魅力。此外,活動還將結合鹽場的特色生態,讓學生認識鹽田周邊的特殊生物及其生存環境,增強對當地文化與生態保育的認同感。

 

執行成果

首先,我們參觀了布袋濕地生態公園,了解鹽田環境中度冬鳥類的多樣性以及當地生態保育的努力。高雄市野鳥學會與政府通力合作,透過棲地營造提供更多的鳥類棲息地,成為生物多樣性保育的成功案例。在專業導覽下,學生們學習如何正確使用雙筒望遠鏡和單筒望遠鏡,觀察鳥類的飛行、覓食和群聚行為。他們對濕地生態系統的複雜性以及當地鳥類物種的多樣性感到驚奇,並對棲地保護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體會。

 

第二站是韋能能源嘉義義竹綠能生態教育館,今年的展館有全新設計的展示內容,學生們透過教育中心的專業解說,全面了解綠色能源的發展與應用。他們不僅近距離觀察太陽能板的結構與運作,同時也讓學生們討論了如何在滿足綠能需求與保護野生動物棲息地之間找到平衡。這讓他們意識到,綠能雖具未來性,但在規劃與執行時需要兼顧環境永續,這是一個重要且充滿挑戰的課題。

 

最後一站,我們參訪了洲南鹽場,讓學生們了解台灣製鹽的歷史和鹽業文化的演變。學員們學到了食用鹽的種類及其不同用途,從日常食用到工業應用皆有涉獵。走進鹽田後,學生們親身體驗了鹽的生產過程,包括刮鹽、曬鹽等傳統工序,切身感受到製鹽工人的辛勞與智慧。這段實作活動對學生來說既新奇又充滿意義,他們不僅對傳統技藝產生敬佩,也認識到鹽田對周邊生態環境的重要性。

 

檢討與建議

(活動反思檢討)

  

  

 

  

 

佐證資料

請檢附活動海報、簽到表、活動講義、照片原始檔、影片等相關成果,若檔案容量較大,請上傳至雲端並提供下載連結

小組討論鹽的各種功能.jpg
 小組討論鹽的各種功能.jpg
學習使用單筒望遠鏡賞鳥.jpg
 學習使用單筒望遠鏡賞鳥.jpg
鹽田體驗.jpg
 鹽田體驗.jpg
太陽能板構造講解.jpg
 太陽能板構造講解.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