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登入/註冊若有任何問題,若電郵信箱沒有收到確認信,建議先到垃圾信件匣確認看看。仍未收到確認信,請與我們聯絡。
電話: 052717033
信箱: ncyutep@mail.ncyu.edu.tw
註冊
教師人員送出申請後,經帳號申請審核通過後,將自動發送帳號申請成功 Email,請依您設定的帳號密碼登入本系統。
臨時密碼將傳送至您註冊的 Email,若有相關問題,請與我們聯絡。
國立嘉義大學高等教育深耕計畫112年活動成果表單
主軸
【教學創新精進】:強化資訊自主跨域,精進教學接軌國際(A主軸)
分項計畫名稱
A3-2通識深化多元學習
成果類別
□活動 ■演講 □座談會 □工作坊 □課程 □會議 □創作 □其他___________
活動名稱
■通識講座□創業/就業講座:《山×人》講座―登山為什麼需要原住民族的觀點?
舉辦日期
112年04月21日
舉辦時間
19:00 ~ 21:00
主辦單位
雲峰登山社
舉辦地點
學生活動中心,第二會議室
人數統計
(校內)
參加人數
16人
(校外)
0人
活動內容
「原住民族從土地的主人,變成勞役者,百年被驅離家園的族人,從日本人開始為政府土地調查、學術研究、現在登山團體擔任嚮導、國家公園巡山員、揹工、山屋管理員、救援等,他們的經驗、知識和技能成就了多少國家安全、基礎建設、學術成就和個人的夢想行動,但他們出現在大眾眼中,卻是背負了不合理重量的神人。
然而,即使是辛苦和危險,不少族人還是渴望回去,因為這是少數讓他們在自己土地上工作的機會。在2016年開啟轉型正義的當今,國家用「傳統領域」來標定這樣的觀念和界線,卻因為官僚主義和既有政治結構的侷限,造成大眾對土地主人有所誤會,而現行官方傳統領域的論述,某種程度上侷限了我們對原住民族知識的想像,反而阻隔山林是原住民的家並在其中生活的事實,以及建立關係的可能性。」
我們希望透過這場《山×人》講座,從文化的面相連結山林,增加社員們對於山文化的接觸與了解,並經由專家的角度,了解山與原住民族間的關聯性,破除登山界對於原住民族普遍存在的錯誤刻板印象。
執行成果
一、辦理情形:
參與成效獲得普遍好評,除回饋單外亦有人在IG限動上發文感謝登山社與講者舉辦的這場活動讓她受益良多。在演講中雖無時間提問,但在活動結束後,講者與對此議題深感興趣的同學亦在社辦討論到快十一點,顯見講者樂於與同學互動分享,且成效良好回覆能深入問題核心。
二、反思檢討:
1.很棒。
2.建議有個投影筆,避免講者困在電腦旁,也減少講者與聽眾的距離,促進對話與理解。總之,感謝主辦方,對於各國原住民的被壓迫情形與解構的視角我亦認為相當重要。
改進方式:事先準備簡報筆。
3.感覺講師演講上時間有些微的分配不均,前面在關於國家公園起源和其他國家案例的部分著墨過多,以至於後面和台灣山林、原住民相關的部分講述較倉促改進方式:與講者事前討倫內容分配,並在演講中適當題醒講者注意時間。
4.清楚闡述了世界各國原住民、政府與環境三者間的互動,有助於我們借鏡並反思台灣轉型正義、解構壓迫與尊重文化的解殖過程是否遺漏了什麼。